为了让广大市民群众享受到高效、快捷、满意的服务,裕安区政务服务中心不断探索,创新推出“五办”服务模式,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务中心为民服务的温度。
连日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交通运输局积极行动,多举措扎实开展违法失信运输企业信用修复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道路运输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扩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创业质量,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扎实开展2023年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
“在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还必须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近日,裕安区行政中心会议室里,来自全区各乡镇街道、高新区和区直单位的党员干部们还在聚精会神地听着“谈谈政德修养”的主题课程。
今年以来,六安市裕安区政务服务中心秉承“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为企优环境、为民办实事工作效能。
2023年二季度,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积极创新人力资源服务方式,依托“鸿雁回归”就业驿站,组织实施了系列人才夜市招聘活动。为巩固招聘成果,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三季度开始,裕安区升级活动方案,进一步增强人才夜市招聘品牌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六安市裕安区主动作为、真抓实干,以数据赋能创新监管方式,积极推进全区“互联网+监管”工作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
今年以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加强政策引领,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上台阶、见实效。
近期,安徽省、六安市相继启动2023年度大数据企业认定相关工作。裕安区积极谋划,有序开展一系列宣传、动员和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大数据企业认定。同时完善为企服务工作机制,推动裕安区大数据企业、大数据产业更好地发展、壮大,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依托返乡创业平台和外出务工人员所形成的强大“人脉资源”,大力开展“双招双引”,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婚纱产业转移,全力推动婚纱产业集聚发展,持续发挥婚纱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丁集婚纱劳务品牌,带动群众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久前,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组织8家农业企业60余种产品参加上海市“五五购物节·六安周”展示展销活动,让特色优质农产品走进上海、走近上海市民,让更多的上海市民品味绿色裕安的美好味道,感受老区裕安的魅力活力。
今年来,为推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安徽六安裕安区创新应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与中国铁塔六安分公司合作,实施“灯联网”改造工程,通过云技术、物联网技术对每一盏路灯及相关设备进行全方位、精细化、智能化节能管控,实现了城市照明的“节能降耗、智慧管控、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模式。
眼下正是高温闷热天气,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遏制和防范安全隐患事故发生,连日来,裕安区开展常态化安全隐患集中整治活动,全力拧紧企业安全生产“阀门”,筑牢群众“安全墙”。
7月5日,六安市裕安区2023年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在佛子岭路小学举办,全区117名选手参加角逐,13名选手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紧紧围绕六安瓜片特色产业优势,聚焦瓜片产业链中的短板弱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补齐六安瓜片茶叶良种育苗产业空白。同时,吸引村民在家门口就近就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
今年以来,安徽六安裕安区聚焦青年群体,不断强化政策宣传,畅通就业创业渠道,全力护航高校毕业生求职之路,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六安市裕安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全区政务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近年来,安徽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杨集村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引领村民增收致富。
6月13日,安徽六安市裕安区老年大学首届校园文化节暨第二届(2023)教学成果展演在区三馆一中心举行。老年学员们齐聚一堂,用精彩的演出和高超的书画摄影技艺展示出了健康向上、老有所学、学有所成的夕阳人生风采。
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在服务企业用工、帮扶企业纾困解难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提高为民办事效率,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显示 265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