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成功遏制疫情以及实现经济大幅复苏,但2020年初的严重衰退以及严格的社交限制措施对中国2020年宣布的对外并购构成压力。与2019年相比,2020年的海外并购数量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并购额下降了一半以上。2021年中国并购活动很可能增加,也许不会达到2016-17年的纪录水平,但会高于2019-20年的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大为推进了人们从使用实物现金过渡到数字支付方式的进程。与此同时,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日趋成熟。在此情况下,各国央行均开始认真考虑发行自己的主权数字货币。在这方面,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处于领先地位。
5月15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供需演化与均衡状态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展开研讨。
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自由区已开始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恢复。这是2021年3月进行的2020年一季度自由区世界经济晴雨表(F-WEB)调查的结果。有30%的自由区称目前经济状况良好。
为经济增长制定适当政策是大多数国家领导人的首要议程。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试图制定刺激经济增长的公共政策。但是,创新和知识产权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是什么?
国际债券投资者越来越需要与环境、社会和治理目标一致的资产。主权债券代表了独特的长期债权,并为各种公共支出(棕色和绿色)提供资金。公共资本支出将是支付欧洲绿色协议所需的约3万亿欧元投资预算的核心部分。
2021年3月,一艘长度相当于4个足球场之合的巨型集装箱船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搁浅,横卡河道,阻断了往来交通。此次事件暴露了全球贸易体系的脆弱性,凸显了国际,尤其是埃及海上货物运输面临的中长期挑战。
欧洲议会暂停执行在2020年最后时刻达成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让欧盟在面对中美全球地缘政治重构中处于更弱势的国际地位。这种行为只能向国际伙伴表明,欧盟在如何与中国达成协定方面缺乏清晰坚定的立场。
面对公共风险不断迭加、演化的复杂局面,要实现财政政策的更可持续,其基本前提是必须守好风险底线,实现支出规模、结构与政策力度、方向的匹配,为对冲公共风险创造条件。
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创新创业的重要源泉。因此,继续巩固完善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企业格局,力促大中小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以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和协调发展能力、增强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是必须长期坚持和付诸努力的方向。
在孟加拉国独立之初,中国不承认其独立,两国关系一度十分紧张。但后来,两国关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至于现在许多孟加拉国民众认为中国是他们的“全天候朋友”。中孟两国于1976年建交,防务是两国关系的重要领域,两国在防务领域的联系是促进其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
制裁对缅甸以及其经济和民众而言并非新鲜事。除了表明态度及支持民主抗议外,制裁似乎没有什么效果。事实上,制裁对缅甸的政治体制没有任何影响,甚至加强了军方的经济优势——它排挤了企业的竞争,最终让军方控制了大多数商业领域。
为应对气候危机,克服新冠肺炎带来的经济冲击,确保非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只能是绿色的。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对此有着深刻认识。然而,由于持续存在资金缺口,利用这种政治意愿仍然是一项挑战。本文就扩大绿色增长融资规模给各方提出建议。
“十四五”具有特殊意义。它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提出的,也是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追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幕之年中提出的。可以说,2021年两会为中国提供了规划其未来50年政策和战略的重要机会。
随着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12月30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以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有可能扩容,与亚洲以及亚洲内部的贸易政策正在加速发展。这些贸易和投资协议的经济和政治观点是什么?相关参与者追求什么目标和策略?对欧洲的贸易政策有何影响?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像德国这样的发达经济体需要更多地专注于吸引外国高技能劳动力,并更好地引进国外技术和商业模式。这可能与柏林当前的经济主权思想并不吻合,但这是提高技术渗透率、竞争力和生产率的必要举措。
尽管欧盟没有签字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但这个倡议仍会促使布鲁塞尔和北京探索在“丝绸之路”及周边开展进一步安全合作的可能性,尤其是因为中国已经在寻求与签字国共同保护“一带一路”项目
去年,在主要大国中,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中复苏最快。美国挣扎了更长时间,今年将迎来新冠疫情后的更大复苏。
多年来,学者们一直在估量比特币的能耗强度。到目前为止,各国政府、环保慈善机构以及为庞大的加密货币行业提供便利的银行和交易所都基本忽视了这个问题。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布赖恩·卢西教授说:“仅比特币的耗电量就堪比欧洲的一个中等面积国家,这个用电量太惊人了。这是一个肮脏的行业,这是一种肮脏的货币。”
尽管拜登政府的经济政策旨在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但它已经导致包括尤其是粮食在内的全球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历史性上涨。这一轮全球粮食通胀将对世界穷人造成最沉重打击,这已经在迫使外国决策者在缓解饥饿和减轻疫情对经济影响之间作出选择。
显示 12535 条中的 4341 到 436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