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发布了最新有关在美国际学生和访问学者的报告,该报告显示,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赴美留学生的数量大幅降低,其中留学新生较上一年下降七成。基于疫情、政治等各类因素,一些有赴美意愿的学生担忧,以后申请赴美留学是否要考虑不同的专业选择,如理工科是否会较难申请。
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将亚投行升级为世界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强中国与各大洲国家合作,扩大其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及地域,为世界各地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提供资金等支持。
世界迟早将出现并确立新的全球化模式,与本世纪初的旧全球化模式相去甚远,但具备同样的方向和类似的本质特征。
自2007年“四方安全对话”首次在孟加拉湾举行联合海军演习以来,该集团的议程往往受到其军事合作的强度和速度的推动和评判。但是,这种对安全关系的过分强调会适得其反。不管有何领土争端或它们对中国的军事崛起有何担忧,“四方安全对话”的四个国家都仍然与中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中国是它们最大的贸易伙伴。
要在与北京打交道时,西方应依靠自信的合作,而不是破坏性的对抗。
3月18日至19日在安克雷奇举行的美中高层战略对话的生动视频片段传遍了全世界。乍一看,它们似乎非常荒谬。显得很荒谬的首先是美国人的言行。有人会问,美国人邀请中国高官去美国,去遥远的阿拉斯加,只是为了吵架吗?有礼貌的人不会这样待客,实在不知道美国这样做是为什么。
美中两国高级官员在阿拉斯加举行了美国新政府上台以来的首次会晤。这次会晤曾被说成双方阐明各自众所周知立场的一个机会,但却连这一很低的期望都落空了。既然两国政府各有各的诉求,美国就应该设法缓解紧张关系。一个办法是逆转特朗普政府的某些不明智做法。
新冠疫情大流行几个月来恶化了世界上最脆弱人口的温饱问题。随着经济危机的扩大,这一趋势可能会加剧。更为重要的是,2021年的潜在风险是全球农业供给萎缩。中短期内出现了多个战略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畅通国内大循环,关键在于“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已经累积了超过3000亿美元净债务,这一迹象表明,随着航空公司面临偿还救援资金和国家支持带来的巨额债务问题,新冠疫情仍将在数年内阻碍行业复苏。
如果未来美国极度限制知识交流,无论是阻碍交换学生的研究项目,还是拒绝为留学生在美学习提供便利,那么在这样的未来,技术发展将更加缓慢,经济增长也将变得不那么高效。同样,如果未来中国学生因为担心自己的安全或者拿不到签证而难以到美国学习,那么在这样的世界,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将被削弱并陷入贫困。
美国正在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尽头是必须认识到,中国已经是与美国旗鼓相当的对手。但是,美国还没有决定接受或承认这一已经是历史现实的状况。
在特朗普政府的许多外交政策失误中,它对中国的对抗性立场或许是最难看的。即使人们一致认为美国需要在某些问题上与中国对抗,特朗普的做法也只是成功地增加了敌意,减少了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和采购。现在,美国总统拜登似乎正在采纳特朗普的大量政策。
全球经济正在从这场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复苏。这主要得益于疫苗的到来、我们将经济活动和保持社交距离相结合的能力有所提高,以及(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巨大的财政和货币支持的推动。但是,挑战和风险仍然存在。
中国拥有全世界60%的石墨烯资源,该国开发了当今大多数石墨烯创新用途并申请了专利。鉴于从全球范围看石墨烯资源不足,这种强势的开发格局引发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美国经济极易受到这种材料供应情况的影响。
新冠疫情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颇为不利,但“一带一路”不会消失。美国外交学会一个专门调查委员会3月23日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正更加谨慎地作出贷款决定,更多地关注数字技术而不是大型建筑。这份长达190页的报告题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对美国的影响》。
3月23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到访的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发表了关于当前全球治理若干问题的联合声明,呼吁国际社会搁置分歧,凝聚共识,加强协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地缘战略稳定,推动构建更加公正、民主、合理的多极化国际秩序。这再次彰显了两国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国际公平正义发挥的重要作用。
白宫的权力更迭并没有改变大欧亚棋局上的博弈规则。美国对主要地缘政治对手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延续性显然高于变革性。美国的伙伴和对手们只能在特朗普留下的棋局上接着出招。
对美国的许多政治领导人而言,治理国家已经变成体育、娱乐项目,甚至无脑的部落战争。相反,中国真的重视国民教育、建设基础设施、在商业和科学领域采取最优做法,而且在提拔政府官员时任人唯贤。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声称已经消除了极端贫困。这兑现了中共5年前作出的到2020年使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承诺。自1978年以来,市场驱动的改革推动中国获得了如今的主导地位,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有8亿人摆脱了贫困——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无人能够企及。
显示 2256 条中的 1361 到 138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