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数字化商业运作是否有助于中小企业更好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以及疫情是否促使数字技术的采用。本文作者认为,数字化在提高中小企业抵御这种巨大冲击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疫情还在各个层面加速现有企业对数字技术的采用,而且在全面重新营业一年后,这种影响仍在持续。
西方的舆论导向专家们多年来一直在爆出内幕新闻,声称中国正试图统治全世界,但如果你真的研究这些说法,只会发现证据表明中国想要建立的是一个多极世界。
中国的共同富裕理念正在慢慢国际化。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共同富裕”将如何影响中国,但仍有可能作出一些初步的预测。
从2014年所谓“向东转”进入活跃阶段起,俄中政府在所有重要外交问题上步调一致。对中国来说,这种关系模式尤其宝贵。汉学家米哈伊尔·卡尔波夫认为,无论如何,莫斯科依然是北京的重要伙伴,因为中国经济需要的大部分烃类化合物来自俄罗斯。
基辛格说:“美国更注重压倒性的军事实力,中国则更注重决定性的心理影响。一方或者另一方迟早会出现误判。”危险在于,情感因素——尤其是在价值观问题上的情感因素——挑起了每个参与者认为的决定性的意志考验,而这些考验可能会升级为热战。因此,美国和中国需要确保不会发生此类误判。美中关系的最大希望就是缓和。
第八届中非合作论坛近期在达喀尔落下帷幕。2021年最大的收获是中国对非洲态度的显著转变——从通过现金帮助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在贸易和人力资本方面进行软合作。
本文汇集了对指导中国发展合作活动的主要机构和政策的研究,重点关注中国对国际发展的贡献以及对全球发展合作的影响。它还探讨了一系列交叉主题,包括:新的亚洲发展融资和中国对发展思想和政策的潜在影响,中国的发展实践以及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的有效性。
美中竞争动态发展迅速,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非但没有促进更大的合作,反而加剧了紧张局势,并助长了重新思考、重构和加强美国竞争地位的呼声。美国或许有能力抗衡中国的影响力,但中国的快速崛起意味着何时以及如何与之竞争的决定需要付出巨大甚至令人望而却步的代价。
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存在正不断扩大。多年来,中国与印太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例如,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三国对中国均有贸易顺差,且还将它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种紧密联系也得益于中国在区域价值链中的关键地位。此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也在印太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过使用中国的城市级数据,本文研究了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与空气质量和死亡率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绿色债券融资占债券融资总额比例越高的城市往往空气质量越好。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与全球化中心专家顾清扬在《中国如何从CPTPP中受益?》一文中表示,近日,中国出人意料地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引起全球关注。此举不仅仅是一个政治立场站位,更是中国系统战略的一部分。
技术战随之而来,在中美争夺技术优势地位的竞争中,双方都认为人才是决定哪一方胜出的关键因素。在这场人才竞争中,中国正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中国14亿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因而这场竞争在人口规模方面具有不对称性,美国人对此感到担忧。
在差不多20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市场份额为16.1%,领先于欧盟(15.4%)和美国(10.6%)。它也是欧盟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10.5%),仅次于美国(18.3%)和英国(14.4%),如今是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欧盟22.4%的进口商品来自中国。
华盛顿上周举办的所谓“民主峰会”,原本应当让亲西方的国家在同莫斯科和北京的地缘政治竞争中聚集到美国周围。但是,峰会没取得多少成果,甚至适得其反。
在吸引人才、半导体和双边贸易等几个重要领域,从特朗普到拜登,被支持者称为“强硬”的美国政策都事与愿违。
中国科学家正在研究嫦娥五号去年底带回的月壤样本。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显微镜下是一块重约50毫克的岩石,据信其中含有氦的同位素之一氦-3。科学家认为有朝一日氦-3可能在聚变反应堆中提供更安全的核能。氦-3在地球上十分罕见,而科学家认为月球上氦-3储量丰富。
德中关系从发展合作转向互利共赢的平等国际合作。因此,过早退出德中“发展”合作意味着过早终止先前受合同监管的项目,并减少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
俄罗斯远东地区总能引起北京的注意。研究人员认为中国或许将能够改变包括北海航线在内的通过该地区的一些跨大陆过境贸易流量,并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资源基础,在安全和发展方面为中国的利益服务。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满20年。现在中国贸易总额相当于当初的9倍,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超过美国。中国强调推动多边贸易,希望确保在地区贸易中的主导权,但诸如改变对国有企业优惠政策等国内改革的步伐依然缓慢。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弗科学和国际事务中心本周发表报告称,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头号科技产品制造大国,还将在未来10年内成为21世纪全球基础性技术领域的最大经济体,这些领域包括人工智能、5G、量子信息、半导体、生物技术和绿色能源。
显示 8220 条中的 3901 到 392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