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还主导世界的美式自由资本主义思想眼看着几乎“归零”。中国展示了另一个可以成为“时代精神”的大思想。有国家特色的社会主义能够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取得胜利。
中国经济仍在增长,首先是因为消费增长保住了势头,其次是因为强劲的净出口。但能源严重短缺以及环保措施和公用事业监管方面的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意外后果抑制了三季度经济增长。
随着本周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国家数量已经达到最低门槛,涵盖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成员国的该协定将在明年1月1日生效。 贸易专家说,随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自贸协定即将生效,中国在扩大全球贸易的过程中一马当先,把越来越奉行保护主义的美国甩在身后。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专家Tales Carvalho Resende等在《世界遗产森林:碳汇面临压力》一文中表示,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栖息地之一,通过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近7000万公顷森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内受到保护。
在美国部分地方选举民主党连遭重创,以及国内民众对拜登政府的支持率持续下挫后,国会民主党议员终于搁置内部争执,于日前通过1.2万亿美元规模的基础设施法案。接下来只需美国总统拜登签字通过就将付诸推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正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与会方取得包括签署《关于森林和土地利用的格拉斯哥领导人宣言》《格拉斯哥突破议程》等在内的一些成果,接下来各方将就全球减碳展开协商。
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董事长查理·芒格说:“共产主义中国在处理经济繁荣问题上比资本主义美国更明智,这让我觉得很有趣。我认识很多比我聪明的人。难道不应该有这样一个国家,有时在某些方面比我们还聪明吗?”
中国的上市互联网科技企业因为今年的监管整治行动而遭受打击。但这并未导致私募市场的活动止步:投资者仍在涌入中国的许多科技初创企业。
新冠肺炎大流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冠疫苗出口国。现在,该国正利用这一新优势与辉瑞公司和默克公司等巨头展开竞争,在海外积极推广其预防乙型脑炎和肺炎等其他疾病的疫苗。这一扩张标志着中国制药业的迅猛发展,可能会使穷国获得更廉价的救命疫苗。它还将有助于中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软实力。
从历史上看,中非合作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方面,其中铁路、公路和能源项目吸引了最多的媒体关注。然而,对中国的非洲合作伙伴的长远利益而言,技能和教育培训也是中非合作中值得关注的一个关键领域。
美国一直依赖优先考虑武力的政策,这种外交政策视角使中国得以形成了对其增长有利的小环境。战略竞争将中国和美国归类为对手,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亚洲开发银行(日本)东亚区域部首席环境专家Mark R. Bezuijen发表题为《如何应对生物多样性消亡危机?》的文章称,地球上有超过800万种物种,每个物种都独一无二。从潜藏于最深海沟的细菌到翱翔于高山间的雄鹰,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庞大且相互关联的生命网。
联合国亚太与经济社会理事会在《修复与自然的破碎关系:处理疫情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健康和气候变化间的联系》一文中表示,人类健康与亚太地区生物多样性及气候变化直接相关。保护人类健康、减缓未来疾病侵扰需同时解决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织且互为因果。
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Margareth Sembiring发表题为《星球健康与三重行星危机: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多边合作的相关性》的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已有两年。鉴于此,人们开始对疫情暴发的原因进行探索和反思。
在过去30年里,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对世界脱贫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从1990年到2013年约有7亿人摆脱贫困,占全世界脱贫人口的70%。5年前,中国计划重振并扩大丝绸之路,将促进和平写进规划,这在世界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 这让西方更加混乱。
进入21世纪,没有比中国崛起更大的变化。全球力量正在不可逆转地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尽管在和平与战争之间做出选择并不完全取决于北京,但今天的中国无疑处于更好的位置来塑造环境和避免战争。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导致人们死亡的不是气候变化,而是贫困。中国政府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来破坏它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使命。因此,中国的最新五年规划为自己设定的碳减排目标不是以绝对值,而是以单位GDP来计算的。 我并不是中国的粉丝,但很抱歉,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是对的。
中国可能成为能源转型的最大赢家。例如,改用可再生能源将降低中国的战略脆弱性。中国石油需求的70%依靠进口,近年来这一弱点也被称作“马六甲困境”,而改用可再生能源将降低这种脆弱性。
疫后世界不会由中美对抗的结果决定,也不会将世界分裂成两个相互竞争的阵营。展望未来,希望美国能够调整自己,接受多极化的世界新秩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还肩负着与俄罗斯、欧盟以及地球上的每一个其他国家一起,共同促进和维护世界持续和平、发展与繁荣的责任。
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已经取得很大发展。今天,两个新问题在北约议程上迅速上升:中国和气候变化。本文研究北约如何有助于大西洋两岸应对中国挑战和气候变化,同时强调为什么美国和欧洲需要超越北约来加强其他框架。
显示 8039 条中的 3901 到 3920 条结果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