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产业进步将它与韩国之间的贸易结构从互补关系变为更具竞争性的关系后,韩国对中国产业政策进行研究的呼声日渐高涨。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分析和评估改革开放后中国主要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另外,本文还分析了由于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中韩贸易结构的变化。
在欧洲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对欧盟投资大幅增加,但近年来却一直在下降。中国投资的激增引起了欧洲的担忧。因此,人们渴望了解中国投资增多对欧盟企业和行业产生的影响。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和并购行为的特征,中欧双方间存在的重大政策问题,欧盟的对策以及中国未来在欧洲的投资前景,供韩国机构和企业借鉴。
根据不同参与者的目标、他们影响危机性质和方向的企图,以及军方和抗议运动所采用战略的相互作用,缅甸有可能出现9种情况。对军方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实行2年或无限期军事统治。对抗议者来说,要么回到政变前的状态,要么完全由文官控制军队和联邦民主政权。
缅甸军事政变威胁到东盟长期目标,即在不受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维持该地区和平。如果处理不当,缅甸危机会削弱东盟内部团结,降低其在塑造地区事务和地区秩序中的相关性和中心地位,从而对东盟构成生存威胁。
美国指责中国不遵从二战后全球秩序、对民主构成威胁。但中国为什么要遵从这种秩序?毕竟,这个体系旨在维持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以及压制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经济、技术和军事发展。
尽管有关其光明未来的政治言论层出不穷,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达到并走过了它的巅峰时期。这种衰落会加速,就像一列火车冲向一堵石墙。
在人口方面可与印度相比的中国,就更快地控制住了新冠病毒的传播。在基层,居民委员会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中国模式”能否为印度目前的困境提供解决方案?印度许多地区都有住宅协会和地方政府,它们可以展开与中国居委会类似的动员。但如果没有中央统一的行动计划,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而这正是“中国模式”的关键所在。
全球海运业的混乱程度有增无减。3月导致苏伊士运河断航近一周的巨型货轮搁浅事故的余波仍未平息,欧美和亚洲各地的港口都出现货物滞留现象。集装箱货船的运费从3月底至今已经上涨一成,创历史新高。越来越多的货主转而寻求空运和铁路运输作为替代选项。
新加坡与缅甸两国人民、企业和政府保持长期的联系,因此该国对缅甸局势表示“严重关切”。但是,作为一个小国,解决缅甸问题超出了其能力范围。新加坡和该地区其他国家应思考为应对缅甸危机需作出哪些努力,以及如何帮助推进该国的民主化进程。
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虐待儿童事件明显增多。许多父母在疫情时期与年幼子女相处时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即那些在年幼时遭受虐待的父母现在在与自己的子女打交道时面临困难。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亟需解决这一问题,以加强社会的心理韧性。
美国不附带任何条件就从阿富汗撤军,这绝对不是巴基斯坦想要的。巴基斯坦在将塔利班带到谈判桌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它希望看到塔利班和平地进入政治领域,包括可能建立一个包括塔利班在内的临时政府。总而言之,更多的阿富汗难民和恐怖主义的复兴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是个坏消息。
3月27日,中国与伊朗两国外长在德黑兰签署了《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这份协议的落地带来政治、战略和经济上的赢家和输家。本文认为,中国和伊朗是赢家,美国则是最大输家。
在竞选过程中以及上任后头几个月里,美国总统拜登一再宣扬民主价值观是其政府外交政策核心。他经常强调与民主盟友合作的重要性。事实上,中国的崛起给拜登政府以更为温和方式巩固民主议程带来挑战。美国与中国日益加剧的竞争,进一步促使美国与地缘政治上结盟、但不那么民主的政权合作。
大国之间竞争促使人们从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角度审视国际相互依存。2019年以来,美国商务部推出新兴技术出口管制,实质上是基于外交政策和安全逻辑管理国际相互依存关系。基于上述考虑,本报告审视了美国政府对新兴技术出口控制及其影响。
美国总统乔·拜登上任第一天就签署一项行政命令,要求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美国新任命的气候特使约翰·克里也一直在走访各国领导人,这突显出拜登政府在外交政策优先事项中对气候的重视。随着美国重新参与国际气候外交,以及中国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设定的一系列长期净零排放目标,气候政治正处在乐观时刻。
在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巴基斯坦需要通过摆脱化石燃料为全球气候议程做贡献。不难看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共同愿望。本文探讨了与未来煤炭投资相关的风险,以及中国在帮助巴基斯坦实现其根据《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的能源部门目标方面将发挥的重要作用。
与缅甸其他企业一样,新加坡企业也一直试图克服2月1日军事政变造成动荡的影响。对于新加坡企业而言,政变给它们的行动带来了3方面影响:针对政变的政治抗议活动导致的日常混乱;军政府为控制局势所采取的措施带来的挑战;对新加坡企业及其与缅甸军方联系的审查。
在2020年11月缅甸大选的前一个月,世界银行曾预测缅甸经济将在2021年实现强劲复苏,经济将增长5.9%。2月1日政变爆发后的不到两个月,世界银行做出了与之前相反的预测,即缅甸经济将在2021年下滑10%,成为东南亚表现最糟糕的国家。
实现碳中和涉及政府、企业及个人行为,需要开展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全社会的行动。要明确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行绿色低碳转型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社会转型之变,是未来国家间、企业间技术产业竞争的新高地。
福岛事故发生后,日本方面一直将核废水存储在储罐中。由于蓄水能力预计在2022年下半年耗尽,日本决定将处理过的核废水排入海洋。这一决定引起了激烈争论。尽管日本政府、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一些专家声称废水不会对海洋造成伤害,但人们有充分理由担心可能造成的环境破坏。
显示 4997 条中的 3461 到 348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