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苏联当局从中国经济转型中得到启示。如今,俄罗斯当局应学习第二堂中国课,即国内市场增长和保障人民福祉的重要性。
这是中国首都第二次举办奥运会,北京是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也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14年过去了,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情,中国在21世纪国际关系中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今天,这个亚洲巨人已经是世界强国。
人工智能(AI)发展已经成为一场国家之间的竞赛。在这场竞争中,美国和中国是领跑者,两国都凭借各自的竞争优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两个国家在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无疑对东南亚国家具有战略意义。
对美国人来说,让美国经济与中国脱钩听起来是个好主意,因为他们指责这个亚洲大国导致美国工厂的就业岗位在过去20年里大量流失。麻烦在于,美国的大多数资本货物依靠进口。而为了减少长期对中国的依赖,它必须在今后数年进口更多的资本货物——包括从中国进口。
由于美国政客对中国极不信任,美国人可能很难将合理的国家安全或经济担忧与假想的威胁区分开来。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说:“担心所有中国制造的产品,这简直是杞人忧天,我想说这是妄想。”美国不可能独霸技术未来。
北京借助冬奥会证明了其技术优势。从无人驾驶汽车到数字人民币,这个亚洲巨人正不遗余力地展示进步成果。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更加自信的国家,并且更有雄心推广其独特的技术治理模式。
冬奥会是中国展示其成就的又一次机会。中国正在招待数十位出席冬奥会的国家领导人,这是一个新兴世界的象征,也是中国和俄罗斯未来可能如何合作的象征。
多极主义再次击败了秉持全球主义的单极主义,而且这次只用了几天时间,而不像叙利亚战争那样花费了几年时间。全球主义已经没有能力“维持”其战略规划,日渐失败,前景黯淡。
中国举办本届冬奥会是为了声望和影响力,这不是因为它认为还需要证明什么(因为在2008年奥运会上已经得到证明),而是因为它想将冬奥会作为当前实力的展示。
虽然包括印度在内的很多国家已经表示有必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供应链中断后,但上个月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进口在2021年继续激增,贸易因疫情在2020年下滑后反弹。贸易的增长正值印度与中国沿实际控制线的局势持续紧张之际。
尽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成功挡不住政治口水,但全球运动员还是聚集在象征着公平竞争、团结友爱的五环旗下。从这个角度来说,北京冬奥会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持续存在的供应链危机对世界各地的社会构成了严重威胁,但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靠各国政府为了获得资源而采取更有力的干预,也不是退出全球化,而是靠建立起一个有韧性、多样化的供应网络。这些网络不依赖于一个来源,而是在世界各地寻求更多的连接。
苏联一度被认为是研究地球最神秘大陆南极洲方面的领先者。但世易时移。如今,在中国同行面前,俄罗斯科学家自愧不如:该国已建成四座配备最新技术设备的南极科考站。
周五晚间于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开幕式令人心旷神怡。北京在举办重大活动方面的成绩已得到验证。毋庸置疑,尽管存在政治纷扰,奥林匹克精神仍将大放异彩。
在经历了2020年的经济停滞和2021年的劳动力市场动荡之后,通货膨胀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从阿根廷到德国,从美国到意大利,物价以数十年未见的速度飙升,成为压倒其他一切问题的2022年世界经济最大挑战。
中国共产党知道,虽然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数十年的增长也带来了不平等和生态破坏,加之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未来数十年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而共同富裕和双循环就是应对这些挑战的答案。
中国在虎年面对的挑战引人关注。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奥·里奥斯介绍了中国在新的一年中可能面临的十大挑战。
有两个因素可能刺激货币战的爆发。一是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差异。2021年,41家央行总共加息了122次,这是前所未有的。很多国家提高利率以抗击通胀,这在理论上会带来货币升值。与奥密克戎引发疫情相关的恐慌所导致的偏爱避险资产势头是另一个因素。
东盟现在是排在欧盟之前的中国最大贸易伙伴,2021年中国从东盟国家的进口增加了22%以上。即使对于与中国有激烈政治争端的澳大利亚来说,中国从它那里的进口也增加了近20%。来自“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进口也在增加。中国对外贸易所发生的事情并不是与西方“脱钩”,相反,它是一种面向亚洲和非洲的多样化。
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新的“虎年”从2月1日开始。我不想在年底时拿出一些毫无意义的陈词滥调,我只想说,过去的一年中国成功评估了自己的成就,并充满信心地展望未来。
显示 2261 条中的 701 到 72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