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无力单独领导世界。多数盟国也不希望看到美中对立激化。为了避免陷入新冷战,美国或许有必要缓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
电子商务的未来正发生在中国而非西方国家。它的市场要大得多,也更有创造性,科技企业将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和各种噱头融合在一起,成为8.5亿数字消费者的在线购物中心。而且,中国也处于监管的最前沿。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的消费企业一直都在美国寻找新趋势。而现在,它们应该把目光投向东方。
中美经贸摩擦的升级,使得日本面临“选边站”的两难境地,这种背景下,熟悉对美、对华出口及投资限制,具备安全、危机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士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称,无论任何领域,日本的技术、产业能力都在下降,而中国却在奋起直追。
而新冠肺炎疫情可算作从天而降的外部压力。这股压力迫使日本正在进行以IT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和日本人生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2020年10月7日,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Pedro Sánchez)公布了《西班牙经济复苏,转型和复原力计划》(下文简称《计划》)。该计划理论上与《欧洲绿色协议》、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下一轮欧盟预算优先事项协调一致,因而广受好评。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不仅事关双边,更关系到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中美建交40多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持续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近来中美关系一直呈螺旋形下跌,正面临建交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局面。
中国希望成为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家,控制重大事件的流程。而对美国来说,重要的是要继续扮演好一个积极的全球角色,尽管国内的问题目前已让它焦头烂额。
2020年将在世界历史中留下了深刻印记。唐纳德·特朗普竞选连任失败,标志着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分裂且有害的总统任期结束了。百年一遇的疫情给经济和社会留下了重新开始的机会,正如1896年至1916年的“进步时代”标志着美国的社会现代化一样。2021年的重大问题是:政治家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来抓住这个机遇?
中国人很可能正期待着2021年的到来。从2021年2月开始的中国农历新年将是牛年。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牛是宝贵的财产,因勤劳忠厚而象征着繁荣富足。在经历了2020年这个据说会出现自然灾害的鼠年之后,人们正寄希望于2021年。
中欧投资协定结束谈判对中国来说显然是一个外交胜利。更为重要的是,与欧盟较为密切的关系有助于北京阻止华盛顿与欧洲国家及其他伙伴形成一个统一战线来挑战中国的贸易惯例。现在中国拥有更多的影响力来对抗即将上台的拜登政府的影响力。
中欧投资协定的达成,使全球更容易形成中美欧三足鼎立,相互合作、斗而不破的局面。三方在投资、经贸方面的进一步融合将会有利于淡化意识形态统一战线的形成。协定达成也有利于欧盟在中美之间发挥更大的稳定作用。
人类历史已经发生转折,因为西方起主导作用的时代正走向终结。亚洲在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中的复兴早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就开始了,那将在危机结束后催生新的世界秩序。
欧亚大陆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印关系的未来。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任何外部参与者都无法替北京和新德里“调整”关系。但是,外部参与者可以通过促进双方以三边或其他多边形式合作来帮助“重启”中印关系。
中国的数字主权货币现在已经做好了减轻美元陷阱困境、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准备,并准备好提供一条免遭基于美元的制裁的逃生路径。
新华丝路本期年终盘点将聚焦欧洲智库,按全球智库区域分布,通过大数据总结分析亚太、欧洲、美洲、非洲等的全年“热词”,温习2020年热词中的“红与黑”“新生和常青”。
2021年1月1日起,世界上成员国最多的自贸区——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将正式启动。AfCFTA诞生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彰显多边主义、自由贸易仍是人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不二之选。
英国和欧盟24日正式宣布,双方已就最终的英国脱欧贸易协议达成一致。无论该协议内容对双方关系的前景影响如何,至少英国眼下暂时避免了疫情加重和无序脱欧的双重险境。
12月15日,“新格局下可持续发展暨第七届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峰会”在京举行。在会议现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接受新华网专访,就“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话题展开讨论。
在新冠肺炎蔓延初期,媒体大致统一的论调是:如果美国复苏所需的时间慢于预期,中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将会提升。而如今,世界正迎来更大的变化,这已成为显而易见的事实。
显示 2261 条中的 1521 到 15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