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看,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催化剂,不仅强化了国际形势业已显现的若干趋势,加剧了国际关系中既有的各种矛盾,而且还给国际环境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使全球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世界进入一个更加动荡、充满更多不确定性的时期。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造成的人类灾难世所罕见,世界经济面临复杂严峻形势,国际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各国只有认识到“危中有机”,进而“化危为机”,才能在疫情过后推动世界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近日,全球化智库(CCG)在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发布研究报告《中美民间抗疫合作分析——现状、挑战及展望》(简称《报告》),对中美民间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报告呼吁,中美两国应充分发挥民间主体的力量,通过加强民间合作,加速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经贸关系在中欧关系中长期发挥着“推进器”和“压舱石”的作用,也是中欧之间最紧密的利益纽带。中欧经贸关系经历了从贸易为主向贸易与投资并重,再到贸易、投资、金融和产业合作并举的开拓和发展,不断在挑战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建规立制。
6月3日至4日晚,德国联合政府公布了危机过后的复苏计划。计划总金额为1300亿欧元,远超预期,预计其中约350亿欧元用于气候友好型投资,特别是用于运输部门和发展氢能源工业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经验引发全球智库专家的持续关注。北京时间6月9日至10日,全球智库抗疫合作云论坛召开。来自48个国家和9个国际组织的160余位智库专家和媒体代表通过云端连线,共话当下全球抗疫如何化危为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纵观人类历史,经济与技术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而战争与危机则改变国际政治进程。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百年一遇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其冲击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它不仅引起了对卫生健康领域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加深了我们对国家治理、国际合作以及国际格局变化的理解。
中国和印度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两国一致认为,世界并未失序,而是正在回归旧秩序。两国不同认知在于,亚洲时代将是什么样子?这是由谁来设计的问题。中国是独领风骚还是与其他国家并驾齐驱?亚洲时代是霸权统治还是各国合作?最重要的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世界经济运行、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冲击和影响。但全面、辩证、历史地看,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本质属性依然存在。须“下棋看三步”,通盘审视疫情近期和中、长期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全球治理方式和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变化,未雨绸缪,化危为机。
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欧洲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欧建交45年来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利益融合度不断提高,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与病毒不断斗争的历史。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疫情过后世界将开启一个“去美国化”的进程,而不是一个“去中国化”的进程。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的世界现在看来是很吸引人的。当前我们面对疾病蔓延、大规模失业、保持社交距离的现状,回归疫情前的常态听起来似乎是令人期盼的。但是,我们应当记住那个“常态”曾经是什么样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袁鹏近日在接受《参考消息》记者专访时表示,新冠疫情引发世界新变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缠绕。尽管疫情仍在发展中,许多结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几个重大趋势已然十分明朗。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因此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劳工部研究中心成员Saskia Mosle等发表题为《全球价值链瓦解的经验教训》的文章称,多边决策和政府间合作可以在遏制经济冲击和疫情方面带来更大政策效力。同时,国家政策和针对企业的刺激计划可以支持经济快速恢复,并增强未来供应链受到冲击时的抵御能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将会迎来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大的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强调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同时加速国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6月28日的报道称,新冠病毒不仅杀死人,还杀死思想。当它没能杀死思想时,就会损害它们。例如,有关办公室、医院和大学的传统观念将无法在大流行的经济后果面前毫发无损。关于经济和政治的一些更全球化的想法也一样。
面对债务问题,需要综合采取务实的解决方案,为各国提供政策选择和投资的空间,这些选择和投资将人与自然置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核心,将为经济复苏奠定基础。
俄罗斯《独立报》6月18日发表署名谢尔盖·乌沙科夫的题为《新加坡与中国越走越近》的文章称,近年来,新加坡与北京的关系显著夯实。
2020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6月12日,中国与东盟通过视频方式正式为合作年揭幕。2020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确定于2019年第22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以“集智聚力共战疫 互利共赢同发展”为主题,是中国和东盟继中国-东盟创新年、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等活动之后的又一个重要活动。
6月18日,由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南京大学)牵头发起,联合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智库研究与交流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等17家研究机构成立的“中国经济江苏智库联合研究会”在南京揭牌。
显示 2261 条中的 1881 到 190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