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高层会晤及其后续关系发展对东南亚具有重要意义。
特朗普政府激进的关税策略有可能重塑欧洲与中国的关系,从而损害美国的长期战略利益。
中欧人士认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应相向而行、继往开来,总结中欧关系发展经验,增进理解互信,巩固伙伴定位,凝聚合作共识,妥处分歧差异,共同开辟中欧关系下一个更加坚韧自主、更加成熟稳定、更加目光远大的50年。
王毅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中国就在这里,我们愿向世界各国包括向希望同中国合作的欧洲国家张开臂膀,分享机遇,共同呵护好人类唯一居住的星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巴黎大区工商会联合主办的2025第十一届欧洲论坛6月30日在巴黎举行,吸引近百名中法两国政、商、学界人士参会。
近年来,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对中欧外交政策选择及中欧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欧洲必须保护自己免受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减少对美国等不稳定贸易伙伴的依赖。在欧盟内部,桑切斯代表了一种高质量的声音,可以促进再平衡,实现欧盟与中国关系的解冻。
卢森堡国民议会议长维斯勒24日晚在出席“欢乐春节·感知中原”活动时说,卢森堡与中国多年来保持着卓有成效的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中欧应平衡相互依存关系。欧盟不应寻求与中国脱钩,而应专注于通过差异化和更现实地协调利益来降低供应链风险,更好地保护地区安全和主权。
匈牙利国家行政大学约翰·卢卡奇研究所研究员埃斯泰豪伊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轮值主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成成员国之间的妥协和共识。在这方面,匈牙利可以有效地改善中欧关系,为中欧关系发展带来机遇。
王毅表示,实际上,中欧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有很多成功例子,比如匈塞铁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北外新年论坛2024——中欧公共外交对话”1月6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京举行。与会嘉宾认为,中欧双方应积极开展交流对话,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妥善处理分歧,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多极化世界持续注入确定性和正能量。
中欧双方需要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全球伙伴关系。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月1日表示,中欧是伙伴,不是对手,中欧合作是相互成就的正循环,不是你输我赢的淘汰赛。
围绕欧盟对外关系等议题,欧洲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近来在德国、法国、西班牙、波兰、保加利亚等11个欧盟国家对1.6万人展开问卷调查。多数受访者认为,欧洲应该与中国保持良好经贸关系,在政治问题上不应在中美间选边站队。
显示 12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一张蓝图何以绘到底——北京以规划引领超大城市治理的启示
平陆运河雄姿初现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