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2月17日报道称,尽管复工返岗在渐次推进,但为了防控疫情需要,中国无论城乡、无论南北的街道村落依旧冷冷清清;另一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完成今年预期的经济社会目标。凸显稳经济、稳就业正与防控疫情变得同等重要。只是,在复工与疫情防控之间找到平衡并不容易。
境外媒体称,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逐渐释放出来越来越多的积极信号,但中国当局仍未放松防控措施。中国还表示,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疫情挑战,维护全球卫生安全。
2月1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德国出席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发表题为“跨越东西差异、践行多边主义”演讲,介绍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引发外媒高度关注。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月12日发表记者署名文章称,在新冠病毒疫情暴发后,社交媒体上的各种谣言层出不穷,不仅在网络上引发恐慌情绪,还危害人们的健康。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月16日报道称,在全民焦虑的非常时期,社会心理尤其脆弱敏感,维持社会情绪的稳定与健康,是这场抗疫战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德媒称,关于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目前最重要的认识是,新冠病毒可在喉咙中增殖。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月14日刊载题为《已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浆可能有助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报道称,13日一位中国卫生官员呼吁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因为其血浆中可能含有可用于治病的珍贵蛋白质。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2月12日刊载题为《大流行、普通流感或病毒消失》的报道称,数周以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一直试图弄清新冠病毒。然而,这一病原体引发的肺部疾病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新冠病毒疫情将如何发展?这种流行病是否仍然主要对中国来说是紧急情况,还是说会很快袭击没有做好准备的国家?
塔斯社2月14日报道称,俄罗斯首任国家总防疫师、俄科院院士、俄国家杜马教育和科学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根纳季·奥尼先科表示,全球三分之二人口感染新冠病毒是不可能的,不应制造恐慌。
英国媒体报道称,科学家们说,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是由人类制造的。他们猛烈抨击了发出那种暗示的“低劣”研究。
喀拉拉邦对新冠病毒的反应非常出色。喀拉拉邦每日都在更新新冠病毒相关的检疫、检测和住院信息,基于医院和社区的检疫工作也在积极开展之中。随着印度为应对新冠病毒带来的影响做好准备,政府应确保定期发布有关隔离和检测的国家级数据,并每天进行汇编,以免引起媒体猜测。
虽然绝大多数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都在中国,但新冠肺炎这种传染病已经在整个亚洲蔓延开来。新加坡、日本、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都报告了确诊病例。但是,一些与中国有着密切来往的国家却报告没有发现病例。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14日发表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的文章,解析为什么中国遏制冠状病毒疫情的承诺和能力不应受到怀疑。
分析师已经将新型冠状病毒称为年度“黑天鹅”,这是一种罕见且难以预测的事件,会带来全球性后果。在许多媒体中,“大流行”一词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冠状病毒的爆发对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与各种内部和跨境限制相关的政治后果也可能很快出现。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中国各地春节后的复工情况,引发外媒关注。
美国人面临的风险仍很低,但这种情况可能很快改变。为了防止病毒传播,必须尽早发现小疫情。现在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减少病毒威胁,美国民众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降低个人风险。政策措施要从扩大筛查范围开始,以发现小疫情。一旦发现小疫情,需要准备好隔离病人。
尽管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但日本官方一直未有建造或使用过医疗船。事实上,在地震、海啸、洪灾爆发时,海上医疗船能够发挥巨大医疗援助作用,尤其是在陆上医疗服务和交通网络无法使用时。例如,最近爆发新冠病毒疫情的“钻石公主”号游轮就是医疗船发挥作用的一个很好的场景。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最牵挂的是所有处于巨大压力下的中国人,很多个体在这次疫情中遭遇了不幸,我还十分牵挂中国参与医疗和急诊的医务工作者,当面临这一威胁中国和世界的疫情是,他们站在抗疫的最前线。
受新冠疫情影响,澳大利亚颁布了旅行禁令,致10万余名中国留学生无法返澳上学。为应对这种情况,澳大利亚的大学正在推行诸如在线教学之类的举措,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新冠疫情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不利影响。在线教学等措施虽值得鼓励,但大学应了解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迄今为止,全球已有72个国家实施了与新冠病毒相关的旅行限制,澳大利亚是其中之一。这种措施减缓了病毒的传播速度,为各国应对病毒赢得了时间。文章指出,现在必须有效利用限制措施争取的时间,人们必须完成三件事:消除恐慌;研发疫苗或治疗方法;制定可持续的政策来减缓病毒的传播速度。
显示 2256 条中的 2021 到 204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