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泰国卫生部泰医和替代医学司共同举办“甘肃方剂”线上捐赠活动,这次捐赠也是该省“甘肃方剂”继向白俄罗斯捐赠之后,再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抗疫。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2021年1-4月,全国出口中药材价值19.2亿元,广东出口占全国的14.4%,规模居全国第一。
中巴专家认为,在医药领域两国贸易潜力可以进一步发掘。
2020年9月首批俄罗斯中药材经东宁口岸成功试进口,实现了黑龙江省引进俄罗斯中药材“零”的突破。截至目前,累计监管进口俄罗斯低风险中药材713吨,为增加边民就业、实现稳边固边兴边富边提供新动能。
浙江磐安县以中药材产业为重要依托,打通生产、研发、集散、康养的全产业链环节,助推生态富县。
作为全国中药材四大主产区之一,近年来,贵州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形成了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医药制造基础不断夯实、医药服务稳中有进、健康融合发展迅速的良好局面,产业发展势头强健。
12月22日,贵州省2020年中医药暨“定制药园”产销对接会在贵阳市南明区召开。会上,贵州省中药材(大健康)电商平台(https://supply.zhonglingguanghui.com)上线发布。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铁皮石斛生态种植业,逐渐形成了育苗、种植、科研、石斛面条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致富。
“黔地无闲草,处处皆灵药。”介绍贵州中药材的公益广告在12月1日登录央视,配合贵州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的加速期,助力贵州“黔药出山”。据了解,贵州中药材公益广告将在CCTV1、CCTV2、CCTV13等频道的重点优势时段高频次播出。
今年以来,贵州高度重视“药食同源”工作,积极开展天麻、铁皮石斛、灵芝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物质的试点工作,同时加快铁皮石斛等“药食同源”物质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开发了多种药食同源食品、保健产品。
11月27日至11月30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重庆举办。贵州中药材作为全省12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亮相此次大会,德江天麻、赤水金钗石斛、剑河金钩藤三种道地中药材集中展出,供市民与参展商直接挑选与购买。参展现场,采购商纷纷点赞贵州省中药材产品,贵州中药材品质备受肯定。
11月25日,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专题报告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第323期业务知识专题讲座在贵阳举行。
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水东镇滥坝村的大棚基地,80余亩重楼、天冬、白芨、黄花等中药材长势良好,这些中药材出产后将销往贵州百灵、云南白药等各大药厂和药材市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当地群众不仅到基地务工,有些群众还纷纷效仿药材基地一起种植药材。
11月18日,贵州省委副书记蓝绍敏赴贵阳市乌当区调研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专业化创新驱动,立足资源优势,做优产业生态,久久为功,不断把贵州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先后将中药材作为“五张名片”“12个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重点打造。
为加快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推进贵州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10月29日,由贵州省政府、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领导小组、省健康医药产业领导小组主导,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实施建设的贵州省中药材质量追溯服务平台在2020年贵州省中药材产业推进大会上正式上线。
10月29日,以“聚焦产地初加工,促产业提质增效”为主题的2020年贵州省中药材产业推进大会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万达小镇民族会议中心召开。
10月28日下午,贵州省中药材产业精准招商对接会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万达小镇民族会议中心举行召开,省内外中药材产业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共聚一堂,共谋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会议由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导,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主办。
10月16日上午,樟树第51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在江西省樟树岐黄小镇开幕。大会期间举办了一系列高端学术研讨活动,包括中医药技术研讨、信息发布、标准研究等,有效增进了中医药产业界的交流对话。
10月16日,樟树第51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开幕。全国各地的8600余家医药厂商参会参展,参展品种2.7万个。 在做好传统会展的同时,今年樟交会突出“互联网+药交会”的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科技,提供参展参会、观展采购、智能化供需匹配、精准交易磋商等一站式数字服务。
显示 76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