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今年一季度,海关注册报关单位(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企业)新增39442家。其中,3月份新增26709家,占一季度注册企业总数的67.72%,同比增长53.12%,比2019年最高单月注册数量(17769家)增长50.31%。
海关总署27日发布公告,通报六家企业违法违规出口医疗物资。这是海关总署近期第三次发布此类公告。
海关总署4月21日通报了十起2019年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海关关注的重点,多地海关查办了一系列输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侵权货物典型案例。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5日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表示:3月1日以来,海关总署共验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资价值102亿元。为保障疫情防控物资有序通关,海关总署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强化医疗物资出口工作的组织领导,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等出口医疗物资,严格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验放;支持企业通过电子方式提交相关证明;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坚决查处防疫商品侵权行为;对于出口伪报瞒报、夹藏夹带、以假充真、不合格冒充合格等违法行为依法实施严厉打击。同时,海关还积极通过12360海关热线等多种渠道,及时解决企业通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有资质的企业提供更好的通关服务,为医疗物资有序出口营造良好的通关环境,支持国际社会共同抗击疫情。
4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表示,通过12360海关热线等多种渠道,及时解决企业通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有资质的企业提供更好的通关服务,为医疗物资有序出口营造良好的通关环境,支持国际社会共同抗击疫情。
海关总署3月31日对外发布,截至3月24日,这一部门今年共新批准997家肉类企业在华注册,其中,猪肉企业450家。
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对外贸进出口造成一定冲击,但我国外贸发展韧性强,企业的适应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也很强,疫情对进出口的影响是暂时和阶段性的。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3月3日通报,按照海关总署党委统一部署,即日起至年底,广东省内海关启动打击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走私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走私,严格监管通过广东口岸出入境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
海关总署党委2月24日出台十条措施,从减少报关次数、降低报关成本、加强枢纽站点建设、促进多式联运业务发展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沿线各国经贸往来。
海关总署24日专门就进一步促进中欧班列发展出台十条举措,以深化沿线各国经贸往来。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2月16日海关总署出台10条措施,支持外贸企业抓紧复工生产,促进外贸稳增长。
为促进市场采购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规范对市场采购贸易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现就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商品海关监管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为保证《外商投资法》及《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的实施,商务主管部门自2020年1月1日不再颁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外商投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在申请办理进出境快件代理报关业务以及外商投资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在向海关办理注销手续时,海关不再验核《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20年进口暂定税率等调整方案的通知》(税委会〔2019〕50号)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本国子目注释的通知》,自2020年1月1日起对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同时对部分本国子目注释进行修改。为准确实施政策,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显示 218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