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消除贫困经验可以为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发展机构的战略制定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吸引和利用资源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减贫计划。此外,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的成就释放了大量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投入到非洲和全世界更值得帮助的社区。
大流行暴发之初,当全世界人还在用一块布当作口罩时,中国口罩却成为被指责的对象。批评之声指出中国口罩是其外交手段,目的是展示中国实力,提升自身战略影响力。眼下有了疫苗,情况依然如此。中国被指责利用新冠疫苗作为战略手段压制批评之声。但事实是,如果真如这些指责所说,那中国的战略也太过愚蠢。
在庆祝签署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由15国构成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数日后,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宣布,中方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此举让所有人感到意外。
在第37届东盟峰会期间,中国不仅带动了东盟国家,它还带动了日本、韩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共同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一协定超越了严格意义上的自由贸易框架。
中国新的五年规划建议指出,它将推动国家实验室的发展,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生机勃勃的私营部门,它将与北京和上海一道受益于这一努力。
2020年11月在将来可能会被视为21世纪真正开始的时间。在这个月里,人们看到了在分歧与冲突中,一个重要的国家集团是如何最终达成协定,以影响国际贸易的未来规则。而且,中国是主导这一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角色。
去年12月,特朗普政府两年来阻挠给世贸组织贸易争端法庭任命新法官的做法使之陷入瘫痪。因此,过去11个月中,没有权威实体能对有关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国际争端作出裁决。因此,恰当地说,世贸组织未能凭其速度、灵活性、决断力和影响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2月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阿里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0)》。蓝皮书显示,中国可持续发展状况稳步改善,其中, 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安徽、湖北、重庆、山东和河南10个省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在全国走在前列。
世界经济“依赖中国”的格局愈发明显。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分化中国政策和新冠疫情导致的物流停滞,一度成为摆脱中国供应链的机会。但是,目前中国的出口份额在世界主要国家的出口中占比重新上升,超过了历史之最。有看法认为,最近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影响力。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刚刚签订不久,中国就表示,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上述选择表明,中国倾向于加入区域大型自由贸易协定。现明确的是,全球化的确是中国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任何有关中国经济与多边贸易体系脱钩的言论至少可以说是不现实的。
北约之所以能挺过唐纳德·特朗普任美国总统的这4年,很大程度上多亏有国会的大力支持和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的英明领导。在欧洲各国首都钟声四起、烟花绽放欢庆乔·拜登当选后,北约需要认识到,它无法再回到往常的状态。在这4年间,世界已向前发展了,而北约为了保持自身的重要性,它需要继续恢复活力。
11月28日,由新华网主办,新华网思客、新华网浙江分公司承办的“2020新华网思客年会”在杭州举行,本次年会聚焦“中国经济的下一程:新理念 新征程 新蓝图”。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在会上发表题为“立足国内大循环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的主旨演讲。
几天前,中国发布消息称,该国最后一批贫困县已经脱贫。由此,中国几代人的坚持让数亿人摆脱了发展不足和贫困的痛苦。中国近年来的发展使人很难对它做到这一点表示怀疑:中国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而且比联合国2030年议程确定的目标提前10年实现。中国的贫困线设定为年收入约4000元人民币。
全球最大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全球化遭遇最大怀疑的时刻签署。它是在推动自由化传统标准的美国和欧盟缺席的情况下于东亚签署的。该协定的创新点之一是制定了统一的原产地规则,这对于证明货物的原产地和征收相应的关税至关重要。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地区经济领导地位得到巩固。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东盟取代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经济伙伴,RCEP将加强以“一带一路”为基础的地区政策。
经过多年谈判,日前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不仅让中国在与美国的比赛中踢进了漂亮的一球,更是将全球贸易轴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的转移过程推向一个高潮。
在降低风险和管控危机方面,美中两国面临两大问题:(1)两国军队发生冲突和冲突意外升级的风险越来越大;(2)缺乏管控此类风险的适当规则、制度和沟通机制。文章建议中美应采用包括连贯的信号和互惠、加强太空和网络沟通,新兴技术对话等方式来管控风险。
今年年初,当新冠疫情在中国境内蔓延时,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骤降。但中国从疫情中迅速恢复,而其他地方仍处于疫情造成的混乱中,这种形势正鼓励大量资金涌入中国。这种转变将可能支持中国的中长期规划,其目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逐步放开对外国企业投资中国国内行业的限制。
15个国家签署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贸易协定,其中承诺在新冠疫情下提高全球约三分之一人口的收入并给予全球化支持者希望,使振兴世界贸易与合作并对抗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成为可能。
以为中国已过了制造业巅峰,这种想法既挥之不去,又误导害人。中国制造业事实上极具韧性,正如它持续增长和全球出口竞争力所证明的那样。中国制造业已经挺过了贸易战和关税战,基本上未受伤害,而且已开始未雨绸缪,从汽车到消费类电子产品为国家在各类产品制造领域保持长期领先做准备。
显示 2261 条中的 1581 到 1600 条结果
阿拉木图:科克托别山掠影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波兰瓦津基公园展出树枝雕塑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