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贸易的好处受到质疑、世界各地对全球化产生担忧之际,签订一份泛亚洲贸易协定颇具象征意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是亚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里程碑,它涵盖15个国家,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加起来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中国巩固了其在亚太地区作为区域经济领导者的地位。尽管印度最终并未加入,但澳大利亚、中国、日本、新西兰、韩国和东盟10个经济体达成协议对中国来说是一项重要成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有望达到近2%,是所有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而世界经济预计将收缩4.4%,美国收缩4.3%。其他亚洲经济体紧随中国之后。亚洲经济体在各方竞相实现全面复苏的过程中正成为明显的赢家。
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世界主要国家创建数字货币。在中国,数字货币已然开始与人们所习惯的纸币竞争。中国希望借数字人民币挤压美国在国际结算中的领导地位。
15日,中国和14个亚太国家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马克斯·岑莱因认为,RCEP是中国取得的“巨大外交成功”。
中日韩三国在RCEP框架内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这件事的最大影响大概就是加速三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谈判。鉴于这三个国家都是制造大国和技术大国,将对全球商贸具有重大意义。
历时八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在15日完成了最后的闯关时刻———这项由15个国家构成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协定正式签署。一个亚太大型经贸圈应运而生,协定的签署也为亚太区域未来的经济合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随着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日的最终签署,韩国企业的外销之路进一步拓宽。政府贸易部门当天表示,韩国汽车零部件及钢铁行业将因此受益。
中国电商企业大促销的“双十一”活动于11月11日结束。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的成交额换算成日元接近8万亿日元,与排名第二的京东集团加起来约12万亿日元。资生堂和花王等日本企业也在此次活动中销量良好,“双十一”已成为一大商战。在从疫情中复苏的中国市场,电商所占的比重在增加。
今天的美国需要“良好的政府”。正如明治维新通过把日本年轻人派到全世界学习良好治理从而为日本经济带来非凡表现一样,美国也可以做同样的事。简言之,以谦卑之心而不是狂妄自大,美国可以向世界学习。
前挪威国防部高官斯韦勒·迪森在《现代技术对军事的影响》中指出决定现代武装力量发展和军事战略的几个重要趋势。其阐述的所有关于军事技术及其应用的论点没有引起原则性的反对意见,除了被忽略的人的因素。
在日本,智能手机用充电宝的租赁服务不断普及,在车站和便利店看到共享充电宝设备的机会增加。但这对曾长期在中国生活的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这毫不令人意外,因为日本走在前面的初创企业移植了中国的商业模式。
2020年,中国已崛起为全球主要强国。彭博社经济部预测,到2035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或许也将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政治角色。中国的崛起不过是已然开始并将在今后几十年加速的一个更宏大转变的组成部分。
中国制造商的境遇与今年初相比明显好转。中国工业腹地今年第一季度趋于瘫痪,当时疫情大肆蔓延,造成企业破产、大规模裁员,中国也首次正式宣布经济收缩。 但中国相对迅速地控制住了疫情,使工厂及时恢复生机。现在,随着西方国家重新实施封锁,中国工厂正非常吃力地应对海外订单。
韩国和澳大利亚联合开展的矿物加工项目,有可能挑战中国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高价值稀土行业中的主导地位。该项目名为齐伦技术项目。虽然处于启动初期,但该项目已经成功生产出了稀土家族中最重要的两种金属———用于制造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系统中永磁体的镨和钕。
中国科技企业家如今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公司,尤其是技术公司,被西方同行斥之为单纯的山寨者。但是,像字节跳动、华为和蔚来这样的一大批公司向世界表明,中国人也在创新———不仅在产品方面,而且在商业模式、概念和哲学方面。
中国政府称,消费开支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2019年消费开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8%。因此,今年“双十一”期间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将作为中国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晴雨表,受到政府的密切关注。但无论总体消费数字如何———中国主要电商企业已开始迎合更看重价格的消费者,并将该领域视为一个新的增长契机。
如果现在还有哪个地方在销售全球知名奢侈品,那就是中国。本周,名为“双十一”的网上购物节在中国开幕,那里销售的正是这些商品。爆炸性场面是:仅预售期的定金就超过17亿美元,在美国,任何类似活动都赚不到那么多钱。为什么呢?因为全世界一切时尚产品都涌向这个网络购物节。
中国在40年时间里实现飞跃性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然而,出现减速势头的中国经济因美中经贸摩擦和新冠疫情而变得前景不明。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5月开始对外使用国内大循环即“内循环”的提法。
中国暂缓蚂蚁集团的IPO是迄今为止最为引人注目的金融摩擦的例子。随着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入侵央行和受到严密监管的传统银行的领地,金融摩擦正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独立的支付供应商和数字货币的创造者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是失去监管的控制。目前政府正在协调应对这一挑战,而且不仅仅是在中国。
显示 2261 条中的 1601 到 1620 条结果
阿拉木图:科克托别山掠影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波兰瓦津基公园展出树枝雕塑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