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不会消失,它已经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今后还将继续改变。
政府间组织“欧洲稳定机制”(ESM)的首席财务官Kalin Anev Janse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一直是欧洲“极其重要”的投资者之一。尽管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两大经济体仍应继续开展金融合作。
2022年,新增装机容量的近44%安装在中国,中国新增装机容量达到惊人的106吉瓦。这几乎是该国2021年增量的两倍。中国平均每月增加9吉瓦或每天增加300兆瓦。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特朗普时期中国的GDP就已超过了美国,目前已领先22%。
随着中国绿色技术产品的蓬勃发展,中国出口实现了结构性再平衡,中国依然稳居全球最大商品出口国的地位。
旨在实现气候目标的政策必须考虑到电网可靠性需求。能源转型需要规划和协调在向更清洁电网过渡期间维持可靠电网运行的发电资源类型,以及能够实现完全脱碳电力系统的特定资源类型。可靠电网运行需要资源充足性和运行可靠性。
世界各地金融和经济活动都是在金融安全网过度紧张和薄弱情况下进行的。没有人知道下一次重大危机何时会出现,也没有人知道各国政府是否能像2008年那样稳定危机。这种不确定性可能是目前全球经济面临最大风险。
电动汽车电池产业确实是一个值得美国向中国好好学习的产业。若美国希望本土(电动汽车电池)产业取得成功,就要认识到这点并付诸实践。
本白皮书强调在二十国集团(G20)内部制定有凝聚力的数字战略的重要性。
本文分析了目前的情况,以确保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具有复原力,并能有效地支持减少灾害风险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描述了一种估算未来气候灾害频率方法,这些灾害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农业、减灾和气候适应方面决策特别相关。本文的目标是根据现有气候模式提供信息,提供对未来特定时期局部气候灾害事件频率的估计。
OpenAI最近发生的事件使其治理成为人们关注焦点,并揭示了一个关键的改进机会:融合意识形态多样性。
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DACCS)仍处于早期部署阶段,实现其全部减排潜力将需要数十年时间。
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经济体正逐步复苏,但也面临另一项重大挑战:债务负担日益加重。美国创纪录的通胀水平导致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增强该地区减少债务和确保财政可持续性的紧迫性。
灾害变得越来越频繁和严重。然而,许多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也面临着严重的债务问题。当灾难来袭时,继续偿债极其困难。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希望的想法是,在重大灾难或国家无法控制的其他冲击(如流行病)发生后,自动临时暂停债务偿付,比如期限为两年。
在气候行动方面,大多数领导人都是承诺的多,兑现的少,而中国似乎总是承诺的少,兑现的多。如果其他国家能够效仿中国,也许净零目标终究是可以实现的。
面对消费放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美国麦当劳公司扩大对华业务,回购凯雷集团2017年收购的28%的麦当劳中国业务股份,从而将其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业务中的持股比例增至48%。分析师表示,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
全球金融危机或新冠疫情等带来的严重经济放缓如何影响绿色能源和“肮脏能源”的构成?经济衰退期间的创造性破坏会导致能源结构的持续绿色化吗?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此进行了分析。
欧盟通过《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和《数字市场法案》(DMA)等政策,对亚马逊、苹果、谷歌、Meta和微软等主要美国科技公司采取强硬监管立场。
印尼希望碳市场定价逐渐成为一种规范。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没有通过碳配额或碳信用额来补救的超额排放,政府将对其征收碳税。
显示 31833 条中的 2441 到 2460 条结果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官产学研交流活动
孟加拉国:传统手工木船市场
山东港口青岛港外贸航线数量持续增加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