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英国脱欧最重要的影响是这一决定给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其负面影响将会持续很长时间。与此同时,不断强调政治领导人的责任非常必要,因为他们的决定会对国家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脱欧公投只是英国脱离欧盟这一复杂而艰难过程的开始。
虽然大多数专家都关注着英国未来的对欧政策,但英国自身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利用脱欧机会来重新考虑其与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地区——亚洲——的贸易关系。2015年,英国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总值达410亿英镑,占该国全球出口总额的1/10。
当德国财政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脑中浮现欧洲联合防御预算的想法时,肯定会出现问题。当然这一预算不会成功实现;如果实现也可能是一个坏主意,因为没有欧盟成员国会准备把国防预算的一部分交给布鲁塞尔的超国家权力机构。
如果说几十年的急速增长是亚洲经济舞台的开场,那么该地区通过公路、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再连接将是下一个表演。欧亚大陆以及周边海域的地缘经济竞赛正在展开,地区大国正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在未来十年当中,亚洲的基础设施市场可能会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在全球市场的占比预计提高到60%。
其实“债转股”并非新鲜事,早在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务院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相继成立,负责收购、管理、处置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规模共计1.4万亿。当时债转股主要是政策性的,即转股企业、转股的债权以及实施机构主要由政府确定,债转股涉及的资金也由政府从多个渠道筹集。
“至2016年6月份,国企资产利润率1%不到,远远低于4.35%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殷剑峰认为,“去杠杆方法究其根源是两大类,如果从负债端入手,通过债转股、清理僵尸企业债务等手段,来减少负债;如果从资产端入手,通过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引入新技术等手段,提高资产利润率。因此,从资产端入手是去杠杆的关键”。
日前,安信信托的公告传递了中信登的最新进展。公告显示,公司拟以固有资金1.5亿元认购中信登设立时的出资。业内人士透露,中信登将由财政资金和信托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设立地点在上海,计划注册资本为30亿元,参与信托公司或将占行业的1/3左右。
要解决这个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一二线市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广泛地扩撒到各个地区的三四线市场,让三四线市场的居民可以就近享受到一二线市场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资源,让三四线城市人口乐意留在原地生活,就业,最能够有效地解决三四线城市人口向大城市单向流动的压力,同时催促大小城市的均衡发展。
继地方纷纷出台限购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后,银监会上周末正式发声,要求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获悉,银监会近日召开第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会上提出严控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其中包括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等。
几乎全世界都在关注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华。很简单,菲律宾曾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忠实执行者,也是在南海制造对华冲突的实施者。现在,杜特尔特要从前任的亲美反华逆转为亲华反美,菲国外交路线的变化让美国感到不解不安,也让日本感到忧虑。在随后的访日行程中,日本媒体强调要向杜特尔特总统提出所谓的忠告和建议。
近日,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俄罗斯驻英国大使亚历山大·雅科文科公开谴责英国政府拖延给俄罗斯在伦敦的大使馆工作人员办理签证。他表示,俄罗斯在伦敦的大使馆规模出现萎缩,并质疑英国是否需要“一个完整俄罗斯外交机构的存在”。英俄之间的矛盾引起关注。
印巴对立由来已久,并自然关联到两国与周边大国俄罗斯、中国的关系。但近日俄媒有关印度不满俄罗斯与巴基斯坦进行了联合军演的报道,还是让不少人感到了吃惊和意外。报道说,印度方面称,俄巴若继续扩大军事合作,将影响到印俄关系。
未来,中国海军将从海空弹导力量综合体转化为真正的“蓝水”海军--一支能够深入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进行操练并能够利用其潜水艇进行核导弹发射的军队。
中国制造商对工业4.0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期待,比美、日、德企业更为乐观:76%的中国受访企业相信技术革命将增强自身竞争力,远高于美、德、日三国(美57%,德50%,日54%)。而且, 中国民营企业最为乐观,86%的民企认为技术革命有利于提升竞争力,而国企和跨国企业相对保守,分别为68%和73%。
然而,资源配置尚不能满足经济绿色化发展的需求。据中国人民大学的测算数据,按照低、中、高三种方案,分析得到我国在2014年至2020年绿色金融资金需求总量分别为12.2万亿元、19.5万亿元和21.6万亿元,年均资金需求分别为1.7万亿元、2.8万亿元和3.1万亿元。而根据推算,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余额全年大约增加0.5万亿元。
正如国家统计局所评价的,中国经济“稳局”已定。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到“五大”任务的供给侧改革,再到党报年中对新常态的“L型”论断,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通道。6.7%的增长率,相对于市场上大多数国家,依然属于高速增长;相对于中国以往的高速增长,则属于中速增长。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这个经济增长速度又是适中的。
显示 32132 条中的 29241 到 2926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