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新形势。李佐军通过一系列随口而来的数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处于增速换挡过程,经济的发展受国际环境影响巨大,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都在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
在市场需求的带动和相关政策的鼓励下,近年来中国医疗技术行业备受投资者青睐,并购投资规模持续上升。各类企业需要设计合适的并购和整合战略,才能有效把握并购投资的浪潮,加速企业的发展。
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规划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海洋开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建设海洋强国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具有重大的意义。2016年7月12日的“南海仲裁案”更是警示中国人加强建设海洋强国的紧迫性。
“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大的趋势,就是要建立联通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这种网络有很多推进的路线与方式,其中之一包括‘一带一路’建设”。贾晋京表示,其最大的背景条件就是中国走向世界。毕竟,中国是全球贸易中心国家、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世界最大的市场,它需要建立一个广泛的投资便利化空间。
虽然国际社会对政治解决叙利亚早已有共识,联合国的相关决议也曾获得了一致通过,但叙利亚问题至今未悬而未解,其根本原因是相关国家心里各怀小九九。叙利亚问题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大国的博弈,地区国家地缘政治争夺和教派之间的争斗。表面看,相关国家似乎都在关注叙利亚的人道主义危机和叙利亚民众的痛苦,但真正在意的是各国自身的利益。由此推展开来看,整个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其原因也不外乎与此。叙利亚之殇突显的是当今中东之困。
2016年7月北约成员国峰会期间公布的《北约华沙公报》呼吁“建立有关北约和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长间工作层面的经常性联系”和“发起北约与海合会及其成员国间的务实合作”。
2017年1月无论谁入主白宫,经济增长都不应该受到国会僵局或政治化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抑制。若想刺激全球经济,需要减少对联邦政府制定的经济举措的依赖,要在更大程度上抑制贸易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只有这样,国内和全球经济才能抓住从这次持久的停滞状态苏醒的最好时机。
城市是生产力的源泉之一,因为它通过促进人们互动的数量与频率来创造生产力。因此,更多更高频率更高密度的互动可以让每个人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及劣势,从而扬长避短 完善自身 。这就是社会分工的专业化,这就是生产力。因此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各尽其长 ,就能为城市发展创造机遇。而能够帮助人们做到这点的城市总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
对抗北约南部边境动荡局势带来的这些新威胁的最佳方式,是消除导致这种不稳定的深层因素。已把重心从集体防守转为集体安全的北约能够在支持稳定化进程方面发挥作用,该进程理应由其他实体(如欧盟和联合国)来指挥。为让利比亚恢复稳定,进而从源头消除那些重大威胁,国家建设必不可少。
欧盟领导人不能在没有建成更坚固的经济一体化和有效的治理机制的情况下启动创建欧盟军队的过程,因为经济一体化和治理机制会确保欧盟军队服务于欧盟所有成员国的最大利益。只有当创建欧盟军队是为了实现更大程度的联邦化的最后(而非第一个)步骤时,创建欧盟军队才会最有效地服务于所有潜在目的。
世界各国领导人在2015年通过了“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巴黎气候协议,建立了一项宏伟议程。困难的是如何把这种雄心付诸行动,并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可持续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了答案。
人民币10月1日起正式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引发了各国央行将争先恐后地囤积人民币的预期。但事实远非如此。
数月来,政府提出了密切监视文化和媒体机构的多种建议。对最高法院的裁决曾不断出现反对的声音,同时呼吁议会可以否决最高法院裁决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这些事态发展不仅对以色列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也产生了性负面影响。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社区发展计划”近日受到广泛批判。该计划最大的问题在于偏远土著居民社区经济的缺失。由于这些社区从未有过真正意义的经济,因此当地居民不能适应就业对他们的预期。像这一计划这样为提供就业机会而安排工作的方案不是为居住在偏远社区的土著居民提供就业的唯一方式,政府应该寻求真正的经济发展策略。
无人机(UAV)在应急响应中使用的激增显示了它们在救灾中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这类行动中使用无人机也引起了需要解决的重要伦理和法律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无人机的灾区部署方面制定法律框架,形成一致政策,并提供良好的实践和指导。
数字经济将实现发展和繁荣、促进增长的观点几乎已成为了决策者、经济学家和创新者的普遍看法。近日在德里举行的“印度经济论坛”的主题就是数字改革的作用,特别是数字经济在促进包容性增长方面的作用。
特朗普当选总统会破坏美国帮助建立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与之相反,希拉里则将是一位更为传统的国际主义总统。
显示 31922 条中的 29321 到 293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