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行。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作为金融危机的副产品,社会与地缘政治危机不断加剧。本次G20峰会是在这两个相互关联的全球性问题亟待解决的背景下召开的。中国为本次峰会设置的“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主题,将有助于统筹解决这两个问题。
G20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就是全球治理需要一个稳定的大环境,一个基本稳定的世界经济市场环境和国际地缘政治环境,二者合在一起就是“全球战略稳定”。这种稳定并不是现成就有的,而是要努力争取,甚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的。如果没有这个稳定,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落实G20结构性改革的成果,关键在于建设落实结构性改革的长效机制。过去几年中,G20机制先后推出了800项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但是多数政策却未能有效落实到各个成员国。此次G20峰会不仅提出了结构性改革的路线图,还进一步制定了考核的方法和指标体系,未来各国还需要进一步制定落实的时间表。
落实G20结构性改革的成果,关键在于建设落实结构性改革的长效机制。过去几年中,G20机制先后推出了800项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但是多数政策却未能有效落实到各个成员国。此次G20峰会不仅提出了结构性改革的路线图,还进一步制定了考核的方法和指标体系,未来各国还需要进一步制定落实的时间表。而这一切的顺利实现都将依赖有效的落实机制建设。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全球投资资金缺口加大,贸易投资规则碎片化,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地缘政治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加剧,使得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很不明朗,G20增长目标的实现和经济全球化受到挑战。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持续复苏是经济复苏的实质。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全球投资资金缺口加大,贸易投资规则碎片化,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地缘政治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加剧,使得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很不明朗,G20增长目标的实现和经济全球化受到挑战。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持续复苏是经济复苏的实质。但从2008年G20华盛顿峰会伊始,即便反对抬高投资和贸易壁垒的呼声持续不断,但是效果式微。
国有企业拥有大量创新资源,但创新潜力未充分发挥,重要原因是缺乏包容创新失败的机制,包括:决策过程过滤了具有正常商业风险的创新项目;企业管理人员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导致决策短期化;政府部门对企业管理层的考核强化了外部约束但也降低了管理人员创新的意愿;政府部门对人员和薪酬干预过多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近日,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一个完善的碳交易体系需要统一的交易机制。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京都议定书》当中基于市场、旨在有效地推进国际合作减排的三个机制,分别是联合履行(JI)、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排放贸易(ET)。其中,排放贸易是最主要的形式。
面对亚投行、新发展银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等新机构的威胁,旧经济机构显示出对领导地位和治理改革的耐受性。在2016年的领导人换届竞选中,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甚至没有在决定领导权方面表现出竞争性和透明度。
面对亚投行、新发展银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等新机构的威胁,旧经济机构显示出对领导地位和治理改革的耐受性。在2016年的领导人换届竞选中,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甚至没有在决定领导权方面表现出竞争性和透明度。新兴市场不得不继续等待被赋予合理比例的发言权。
关于智慧城市的知识交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并获得应对金砖国家城市化挑战所亟需的智慧解决方案。包括金砖成员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正在经历城市发展和城市人口增长。他们见证了无数经济利好为城市中心带来的巨大优势。与此同时,种种种社会和经济不公、安全感缺失和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成为多数城市的隐忧。
本文侧重研究了2013年的“削减恐慌”时期,并使用了一个包含9万条有关美联储削减措施的推特信息的数据集。基于此数据集,本文通过使用不确定性关键词列表,建立了一个有关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新指标。
随着西方社会信仰日益多元化,以及东南亚社会传统上就多元宗教并存的背景下,开展宗教间对话似乎越来越有必要。鉴于最近皮尤论坛的一项报告将新加坡称之为世界上宗教最多元化的国家,进行宗教间对话的必要性应是显而易见的。然而,阻碍各宗教间对话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
普京在中东地区有两个目标:当他不认可美国的目标时与其作对,这是普京反美全球战略的一部分;防止中东动荡波及俄罗斯穆斯林人口众多的地区,影响俄国内安全。相对于美国、西方和中国,中东是俄罗斯的次级地缘政治问题。普京的行为表明他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会等待时机,寻找机会推进俄罗斯利益。
基地组织在非洲萨赫勒的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AQIM)正在以一种不引起美国注意的方式发展威胁美国在西非利益的能力。
中国经济正处在关键时刻,短期和长期都面临诸多挑战,它们可能会严重阻碍中国经济过去数十年来呈现的强劲增长。收入不公、债务增加、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规模萎缩,以及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过渡缓慢都可能威胁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稳定。在建设一个“繁荣、强大国家”的道路上,中国可能障碍重重。
显示 31902 条中的 29961 到 29980 条结果
内蒙古二连浩特:中蒙口岸交流繁忙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人气旺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