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有可能将再次导致出现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性双边关系局面。但是,仍然存在的一种可能性是,这两个国家之间已经存在的显著的相互依存和对合作的需求,可能会对双边关系产生缓和作用。
美国必须站在强势地位对待与中国的战略竞争,只有对“一带一路”倡议作出全面回应才能做到这一点。这种应对措施需要注重与伙伴展开合作,以提供有吸引力的有效替代方案,在美国的关键优势领域进行投资,推进我们在“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在与英国首相约翰逊通话时表示,白宫正在研究联合“民主国家”伙伴共同打造类似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美国正在向自己的盟国施压,迫使它们放弃与中国的合作。
美国在印太地区正输给中国。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军事现代化和外交努力已经削弱美国的竞争优势,并改变地区力量平衡。恢复美国在印太地区的联盟和伙伴关系对于美国有效地与中国竞争至关重要,拜登总统已将此列为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特别是,他的政府正将“四方安全对话”作为其印太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西方与中国打交道奉行双重标准:美国谈论价值观,但它是为了地缘政治影响力。欧洲人也谈论价值观,但他们是为了经济利益。制裁没有帮助任何人,尤其对新疆和香港的人民没有帮助。西方不应该像过去那样在言辞上大肆攻击、在军事上装腔作势,而应该寻求与北京对话。
美国和中国的决策者需要以一种接受竞争并确定其边界、容忍分歧、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重建两国关系。即使不确定性增加,拜登政府仍需作出一些关乎战略、政策和进程的重大决策,它们将为当今全球事务最重要的局势变化奠定基础。
拜登团队承认,特朗普政府已经确定了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的重要性。然而,特朗普的方法是不稳定的,其主要缺陷是忽视了美国与盟友关系,以及美国在从气候变化到全球健康问题等一系列领域中发挥领导作用的需要。拜登的对华政策将以重建美国工业基础以及进行结构改革弥合社会分裂为中心。
印太地区为美国提供无数机会。这里有美国一些最重要的盟友和伙伴,美国需要联合它们来应对共同的地区和全球性挑战。这里有许多全球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与此同时,美国在该地区也面临诸多难题。
自2007年“四方安全对话”首次在孟加拉湾举行联合海军演习以来,该集团的议程往往受到其军事合作的强度和速度的推动和评判。但是,这种对安全关系的过分强调会适得其反。不管有何领土争端或它们对中国的军事崛起有何担忧,“四方安全对话”的四个国家都仍然与中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中国是它们最大的贸易伙伴。
要在与北京打交道时,西方应依靠自信的合作,而不是破坏性的对抗。
3月18日至19日在安克雷奇举行的美中高层战略对话的生动视频片段传遍了全世界。乍一看,它们似乎非常荒谬。显得很荒谬的首先是美国人的言行。有人会问,美国人邀请中国高官去美国,去遥远的阿拉斯加,只是为了吵架吗?有礼貌的人不会这样待客,实在不知道美国这样做是为什么。
美中两国高级官员在阿拉斯加举行了美国新政府上台以来的首次会晤。这次会晤曾被说成双方阐明各自众所周知立场的一个机会,但却连这一很低的期望都落空了。既然两国政府各有各的诉求,美国就应该设法缓解紧张关系。一个办法是逆转特朗普政府的某些不明智做法。
在特朗普政府的许多外交政策失误中,它对中国的对抗性立场或许是最难看的。即使人们一致认为美国需要在某些问题上与中国对抗,特朗普的做法也只是成功地增加了敌意,减少了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和采购。现在,美国总统拜登似乎正在采纳特朗普的大量政策。
围绕如何应对中国不受阻碍的经济增长和政治抱负,美国拜登政府备受瞩目的外交政策行动采取了12日举行虚拟峰会的方式,将美国与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联系在一起。 然而,联合声明没有包含多少实质内容。在美国经济举步维艰、欧洲盟友在政治上四分五裂之际,很难想象美国抗衡中国影响力的任何计划会取得多大成功。
亚洲,尤其是中国的(重新)崛起正让世界经济和政治的重心从西方转移到东方。美国早在奥巴马执政时期就对这种地缘政治权力转移作出了反应,并将其战略重点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亚洲。中国的崛起以及华盛顿的回应,都对欧洲的利益产生了巨大影响。这要求欧洲重新思考,因为如果情况改变了,政策也必须改变。
亚洲的经济格局正在迅速变化,而美国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在该地区集中力量。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可能会在2021年底生效,这将巩固中国在亚洲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曾几何时,美国通过开放经济并帮助其他国家发展赢得了亚洲盟友。无法再度做到这点,拜登建立联盟和管理中国崛起的任务将变得更加艰巨。
随着美国拜登政府加强对华战略,拜登政府必须结束美国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东盟的忽视。这些现有框架为美国最大限度扩大其在该地区影响力提供了重要机会。最紧迫的是,美国应立即争取在2023年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主席国,然后与这两个组织合作,制定一系列强有力计划,应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挑战。
在拜登政府可能面临的最重大外交政策问题——如何与中国打交道——上,这位新的民主党总统似乎准备走他的共和党前任所确定的道路。现在,拜登的许多关键支持者都希望能够让时钟倒转。从华尔街到硅谷再到好莱坞,他们仍把目光放在庞大的中国市场。
拜登政府选择建立针对中国的联盟。这实际上这却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阻止中国的挑战对美国构成经济和技术冲击。这种“拉帮结派”势必会阻碍进步,不仅在应对重大全球挑战(例如全球变暖和疾病)方面,而且在理顺世界贸易和经济体系方面。
北京呼吁美国不要动辄“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发表上述声明的是中国外长王毅。尽管美国总统易人,但白宫仍然继续指控中国侵犯人权、在印太地区制造威胁、窃取美国技术。在专家们看来,两国矛盾的根源在于北京经济实力愈加强大,华盛顿的遏制已力不从心。
显示 200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