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警告,如果管理不当,南亚国家可能会在供需两方面面临粮食安全挑战,尤其是对社会中的边缘化群体而言。巴基斯坦也不例外。虽然目前巴基斯坦的疫情似乎得到了控制,但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数周和数月,任何病例激增以及由此导致的流动性限制都可能以无数种方式令粮食系统紧张。
对于员工来说,智能工作可以优化时间表、节省通勤时间和成本,进而实现更高质量生活。对于企业来说,智能工作可能会带来更高生产力水平、更广泛员工资源、更低的固定成本和更高的员工保留率。这种新工作方式带来的灵活性也有助于提高工作岗位对千禧一代的吸引力,并减少员工流失率。整个社会也可以从这一做法中受益。
铁矿石繁荣增强了政府和评论员的信心,认为澳大利亚可以在不蒙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平安挺过中国的贸易制裁。对于决心惩戒澳大利亚的中国而言,这种情况不能容忍。北京的做法显而易见,即寻求更多铁矿石供应来源。
2021年,澳大利亚人对气候变化的担忧有所加剧。60%的受调者认为,全球变暖是一个严重且紧迫的问题。人们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即便这可能成本巨大。持这一观点的人较2020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另外,55%的受调者认为澳大利亚政府能源领域的主要优先事项应是减排。
迄今为止,中国享有一些分析人士所说的其疫苗外交的“黄金期”。这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看法,即西方国家在囤积疫苗,而中国却注重向海外捐赠或出售疫苗。
人们越发关注可能影响全球地缘政治稳定的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对国际安全的战略影响已被学术界、多边组织和国家机构充分记录下来。另外,国防行动者已开始将气候变化纳入其战略,强调气候变化会增加国家政治、经济和资源基础的负担。然而,这种发展并未促进该领域的国际合作。
正如许多人认为的一般,“政治科学”一词有些矛盾。事实上,科学方法似乎不适用于研究政治。然而,即便是在混乱的政治环境中,偶尔也会出现有用的比较案例研究。当民主国家正努力确定如何最好地管理它们与中国的关系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外交政策或最接近于外交A/B测试,专家们可对此进行研究,以提供参考。
氢能或能解决锂电池汽车面临的所有问题,包括续航里程限制、充电要求以及锂离子电池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另外,氢能汽车也更具成本效益。为氢电池“加油”仅需要5分钟,且该电池的续航里程更大,这些特点意味着更高的运营利润。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审议,牵动着无数网民和互联网企业的心。在数字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是国之大事。作为新事物、新业态、新现象,互联网行业发展得益于法律因包容创新而对个人信息利用的宽容,更取决于技术创新与商业应用发展本身。
缅甸的事态发展对印度构成了严峻的政策挑战。因此,新德里的缅甸政策选择应取决于当地不断变化的局势。面对此起彼伏的抗议活动,缅甸军方是否能继续掌权还有待观察。如果目前的困境会让军政府更加依赖北京,将对印度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印度方面必须继续与军政府接触。
极端主义分子是互联网技术的最早应用者之一,他们充分认识到了互联网作为通信和动员工具的潜力。随着“伊斯兰国”的出现和崛起,该组织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对社交媒体的熟练运用给恐怖主义研究人员和反恐人士提出了严峻挑战。
导致人们心理健康恶化是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大流行病的一个特征。这场疫情表明,世界没有能力应对像新冠肺炎这样严峻的大流行病。更严峻的是,它在应对心理健康流行病方面的准备更糟。全球利益相关者迫切需要集中、跨部门的努力和投资,以对抗这种无声的疾病。
虽然疫情几乎摧毁了全球各经济体,但这并没有导致各国减少购买武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研究发现,2020年的全球GDP收缩了4.3%,但全球军费开支却比2019年增加了2.6%。考虑到疫情的全球性,多边主义复兴的期望化为泡影。
中国共产党不只是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还对世界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不只有利于中国人民的福祉,也为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共同繁荣创造了更多机遇。
结合巨额财政刺激措施和大胆宽松货币政策的“拜登经济学”可谓来势凶猛。美国2021年经济增长预期升高到堪与新兴国家媲美的6%以上,但通货膨胀的担忧也在加剧。突然变得生机勃勃的美国经济将拉动世界经济增长,但其通过美元贬值和利率上升正搅乱各国经济和市场。
海湾合作委员会一直是世界上主要的武器采购者之一。这种新型武器系统的发展已经掀起了一股购买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的热潮。把重点放在国防发展基本方面,特别是加强对几乎所有威胁都有效的被动防御措施,似乎是海湾合作委员会各国最有效的短期措施。
网络外交被广泛定义为使用外交工具和举措来实现一国在网络空间的国家利益,而国家网络安全战略通常都明确体现了这一点。网络外交以软实力的多个层面为基础,被认为是缓解网络空间引发的巨大政治或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和潜在冲突的有效解决方案。
5月30日,国际金融论坛(IFF)2021年春季会议举办“碳中和国际峰会”,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和商界代表展开深入对话,共同研究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以及如何利用绿色科技创新,从而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
作为成立已经76年的国际多边治理机构,联合国系统为促进二战后世界经济复苏、维护世界和平、开展多边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的历史中,中国受益于联合国,也贡献于联合国,中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联合国。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仍然在全球蔓延,已经对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经济、世界秩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与西方世界接下来如何自我调适以在后疫情时代顺利、迅速复苏,是世界各国政府都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显示 5000 条中的 3361 到 338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