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提起印度,或许第一个想起的还是瑜伽、咖喱和玩蛇人,但是近日如果翻开国际主流媒体的版面,会发现对印度的报道,清一色是夸赞其经济成就。过去在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下不那么起眼的印度,去年以来不仅成为国际资本市场新宠,不少分析人士甚至预测它的经济增长速度明年就将超越中国。
抑制公共部门加薪的决定绝对是正确的。金融危机之后,公共部门的薪资还是高于私营部门的收入。现在是为公共部门加薪及扭转其他领域的支出缩减而挥霍钱财的时候吗?如果增加开支意味着增加税收,那么答案是否定的。
按照英国退欧公投的结果,英国政府已开始进行退欧谈判。不过,退欧公投结果并没有提供英国人民希望与欧盟建立哪种关系的信息。一组研究人员基于离散选择模型来真正了解英国公众对退欧的偏好。总体目标是对英国与欧盟未来关系的特征进行量化研究,得出哪些特征对于英国公众而言是最重要的。
目前,中国正在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对当年“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的补充、完善和升级。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却正好处在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弩之末向“需求侧结构性改革”转型的时代。中国的“一带一路”恰好为这样的转型提供了便捷和安全的机遇。
“百日计划”是中美两国元首在海湖庄园会晤时定下的合作计划,该计划在中美经贸领域打开了局面,接下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探讨如何建立全方位、系统性的中美经贸协调机制:中美需要加强政策沟通;中国可以提高与美国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合作水平;全方位扩展中美人文合作与民心相通。与此同时,中国应加强对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参与程度。
近年来,全球多个行为主体在萨赫勒区域的利益版图急剧扩张。区域恐怖主义的发展以及移民危机意味着世界必须重新思考萨赫勒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区域稳定性的整体性应对方法,一方面承认提高安全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必要性,同时强调北非和萨赫勒实现更大程度区域一体化的需求。
新兴市场的企业债一直被认为是全球经济的一类风险因素。对于一些大型新兴经济体而言,这或是对的。但对东盟国家而言,就不适用了。东盟经济对投资者越来越具吸引力的原因在于其积极的人口趋势和较大的GDP规模。相比东亚国家,东盟国家的工作人口正在增长,这意味着东盟国家可受益于中产阶级的时期要比中国更长。
本文对培养有工作能力的毕业生提出了五种创新方式,分别是:建立大学和产业之间的联系,通过技术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在技能发展过程中与雇主进行互动,探索获取教育的新模式,以及促进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
过去70年,美国的领导地位和美国代表的理想提供了粘合力,让自由民主国家结为大联盟。那种领导地位和那些理想是美国世纪的标志。特朗普已表示有意让美国退出该联盟。其他成员面临的挑战是,面对这一决定制造的新裂痕,它们要保持团结。
在7月轮值主席国中国的主持下,联合国安理会19日召开加强非洲和平与安全能力建设公开辩论会,并听取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非盟和安委员切尔古先生的通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大使在发言时表示,加强非洲和平与安全能力建设是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所在,更是安理会的重要职责。刘结一指出,非洲在和平与安全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他呼吁国际社会应大力协助非洲解决困难,支持非洲加强和平与安全能力建设。刘结一强调,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有助于非洲实现发展,解决冲突根源性问题。
西方最重要的记者、《金融时报》首席政治评论员菲利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发表“一列火车宣示中国的全球野心”的文章, 其分析不再低估“一带一路”,这说明“一带一路”国际影响力日益彰显。如果中国经济学家能与他们进行进一步交流,也许将有益于后者纠正其分析中存在的若干片面性。
通过传统的ODA(Offic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官方发展援助)和ODF(Official Development Finance,官方发展金融)概念中的三个核心要素官方性、发展性和优惠性来重新定义中国向非洲提供的发展类资金,有助于正确而全面地理解中国对非洲发展事业和中非合作所提供的官方支持。
近年已有多篇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的综述,提出了一些问题和看法,但问题是:检索文献单薄,没有或仅有少许英文文献。事实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已引起俄罗斯和中亚诸国的极大兴趣,俄文文献是不能忽视的。本报告按从国内到国外(特别是俄文)顺序,梳理相关文献,并以此为基础,对研究成果加以评估。
段时间美国公布的一份长达35页的《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该报告是在美国过去五年内由政府机构、咨询机构、智囊团、科研机构等发表的32份科技趋势相关研究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提炼形成的。
近年来,中亚地区吸引外国投资水平不断提高,但主要投资领域仍是能源和资源开发,农业、轻工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等产业是中亚五国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但受政治安全、基础设施条件、制度和法律环境等因素所限,针对这些领域的外国投资仍然较少。
沙特阿拉伯雄心勃勃的经济改革计划将从诸多方面对其传统的社会契约带来冲击,这必将对该国产生政治影响。现在沙特阿拉伯的统治者和公众都普遍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未来他们的石油资源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将大大降低,这必将改变政府和关键选区之间的社会契约。
通过启动和开展许多双边和多边经济连接项目,阿富汗总统加尼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展示了双赢的经济合作愿景。这些连接项目将推动两国的经济增长,并确保整个地区的繁荣与安全。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增长动力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近期中国出现了阻碍高速增长的结构性问题。随着中国的国企改革相对一致地推进,在企业整合、治理、管理制度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近期的中国国企改革以央企并购行为为主,通过大型企业间的并购产生大型全球性企业。
特朗普的支持者和批评者都非常重视特朗普对波兰的出访,这是汉堡G20峰会前他唯一的一次双边出访。但是,特朗普在华沙展示的政治家风范在汉堡G20峰会开始前就已经凋谢,欧盟和日本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光芒遮盖了特朗普的风采。在汉堡,特朗普被孤立,独自站在自由贸易和气候政策之外。
马其顿还没有完全从近期的宪法危机中恢复,该国又出现了严重治理问题。政府变更后,在损失1.55亿欧元国家预算的指责声中,中止了由中国提供资金的基塞沃-奥赫里德高速公路项目。作者指出,中国在西巴尔干半岛的投资未来将继续增长。引导投资走向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尊重法治和有效治理标准符合该区域政府以及欧盟的利益。
显示 31834 条中的 24521 到 24540 条结果
新华全媒+|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幕
哈萨克斯坦“粉湖”湖区再度开放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官产学研交流活动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