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能够帮助逼近衰退和市场猜疑转角的西班牙重返欧洲核心。对西班牙政府而言,与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共同组成“欧盟四国”是应当珍惜的机会。这个欧洲计划对西班牙民主而言是令人振奋的,但除非该国能把国内事务理顺,否则西班牙政府将无法为阻止欧盟的分裂做出贡献。
9月16日在伯拉第斯拉瓦举行的欧盟峰会应寻求发展联盟,提出安全和发展举措。从德国的角度而言,当前一体化体制所面临的压力足以称得上是一种挑战,不应该再进一步复杂化。
对待难民和移民,欧洲需要一个新方法。欧洲需要从强调控制和制止迁移向一个务实而有效的方法转变,以更好地管理移民和难民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四点重要政策建议。
美国和俄罗斯达成的叙利亚停火协议是敌对势力之间的妥协。双方各自的政治目标导致双方回到谈判桌,但同样地,也令他们很难达成协议。分歧的目标也可能使得协议很难落实。
过去几十年,企业活力下降。这可能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因为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是资源从生产率低的企业向生产率高的企业进行再分配。本文作者利用公司层面的数据来探索企业活力下降是否已导致生产率增速下滑。
在距离既定的德国联邦议会选举一年之际,默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在柏林地方选举中创下有史以来最差表现。虽然现在判断这样的结果是否预示着默克尔明年不会继续第四个任期为时尚早,但现在说她在欧洲政界的主导地位会受到严峻挑战似乎并非言过其实。
特梅尔还没有说服大部分巴西人相信自己的合法性。一个人可以花很长时间诉说对巴西感到悲观的原因,但大多数民调显示人们对经济将会复苏的信心正在稳步提升。罗塞夫弹劾案引发的争论最终会利好巴西的民主。只要政府不断创造具体且真实的变化,人们有理由对巴西的未来感到乐观。
若特朗普针对中国、墨西哥和其他贸易伙伴大幅提高关税,美国出口型产业将会受到最严重影响,这些产业以机械生产为主,主要为信息技术、航天和工程领域创造生产资料。但特朗普提议的贸易制裁措施造成的冲击也会损害那些不直接从事贸易的行业。
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以来,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关系一直麻烦不断。俄罗斯和美国近期就协调其在叙利亚的行动达成协议。这可能是在击败极端萨拉菲组织并结束叙利亚危机方面迈出的巨大一步。
后奥巴马时代的亚太再平衡战略面临变数,TPP也遭遇两党总统候选人的反对。虽然奥巴马在老挝东亚系列峰会上强调美国会继续亚太再平衡战略,但是与会各国已经对其失去信心。尤其是TPP的不确定性,让亚太国家大失所望。奥巴马的理想主义面临着现实主义的悲凉,他的历史写满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宿命悲哀。
核电出口通过在英国建核电站,中国核电企业与法国核电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能够与全球先进技术进行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巩固我国核电技术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另外,中国核电走出去是中国技术、中国资金、中国经验的结合。
每一次攻击无疑都会给印度核设施的安全管理者提出新问题,帮助他们加强安保措施。伯坦果德和乌里袭击后,印度的核安全管理人员应对跨境恐怖分子袭击有所警惕,但亦不能忘记,恐怖分子不会只遵循一种攻击模式。
许多政策都会对产业造成影响,如货币政策,但不能定义为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应该是比较有针对性的进行产业结构、布局、战略和发展规划、扶植、调整的相关政策。当然,有些产业政策对象可能是所有产业。有些产业政策针对性就相当集中,其目的就是要借助行政强势力量改变资源在产业部门和区域间的配置。
因印尼国家电力公司(PLN)于今年5月在最后阶段取消了2000兆瓦发电站的招标工作,在建的10000兆瓦发电站进程亦有延迟,印尼总统佐科维设置的电力扩张时间表已无法如期实现。印尼的电力扩张计划充满了不确定性。
奥巴马正努力推行支持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以实现政治遗产。奥巴马的全球“零核”倡议向来都是欺人之谈。事实上,他在诸多方面支持核武器扩散。尽管奥巴马对全球零核倡议高谈阔论,事实上就逆转美国针对核扩散犯下的错误,他没有任何作为。讽刺的是,他还希望作为核不扩散的典型为世人铭记。
关于中国房市究竟有没有泡沫的讨论由来已久。这个问题之所以一直难以有结果无非是因为两点。第一,泡沫这个东西是个经济学概念,但是,它却是没有确定概念的。因此,就更不用说有量化的精确标准了。泡沫这东西就像真爱,唯一能够确定它存在的东西就是它的摊牌。只有真不爱可以被确定,就像只有泡沫破裂可以证明泡沫存在过。
认为可以将“伊斯兰国”圈在叙利亚东部,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打击,而同时不伤及正在与其进行作战的叙利亚武装力量,这在当时行不通,现在更是行不通。在这一点上,澳大利亚政府的明智选择是坦白其卷入叙利亚战争的性质。如果将叙利亚东部地区作为轰炸目标,就不可能不卷入更广义范围的叙利亚战争。
笔者最近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优于资本主义模式”这个观点,不出所料,一些有右翼政治倾向的学者试图驳斥我文章中所列的事实。比如英国的自由撰稿人麦克·科马克先生的文章“理性的经济政策带动增长”,尽管他的这篇“檄文”因为充斥着大大小小的事实错误而毫无说服力,我仍想进一步阐释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显示 32143 条中的 29901 到 2992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