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在推动“重”项目走出去的同时,也应该多考虑“轻”项目,更积极推动诸如影视、美食文化、中医药、现代农业和日用品等相对比较“轻”的产业走出去所谓“一带一路”的概念,取自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跨境商贸拓展――“丝绸之路”。然而,古代丝路上中国对外输出的产品很“轻”,主要是丝绸、茶叶和陶瓷等,如今在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率先走出去的产业却都很“重”,如高铁、核电、航天科技和港口等。
“一带一路”建设开局良好,备受世界关注。当前,在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仍有四大短板需要克服:服务于丝路建设的现代思路需要进一步明晰,尤其应拓展国际化视野、提升品牌意识;需要着力打造具有强大软实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急需培养真正专业的丝路专家与智库;需要确定并实施支撑“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一带一路”旨在推动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因此需要用事实说话,用实际项目、精品案例去说服沿线国家、企业和人民。因此,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打造标志性项目应成为当下的重点工作。
日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京成立了“国际战略投资研究中心”,并同期举办了首期“一带一路”战略投资沙龙。该研究中心是通过校园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的新型智库,旨在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那么,这个新型智库到底“新”在何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出阐释。
尽管英国退欧并非一夜之间的事,此后仍有两年的过渡期用于协商退出事宜,退欧仍对全球金融市场影响强烈,东亚也未能幸免。目前亟需的更多更强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同时,坚定的政治信念对东亚国家金融合作的成功也十分必要。
“一带一路”的构想提出以来,便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话题,更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2016年7月16日,以“责任担当与发展共享”为主题的首届“一带一路”亚太女性高峰论坛在深圳隆重举行。
“一带一路”沿线的环境保护是一个容易被忽略又绝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提出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实现“五通”的过程,也是中国和沿线国家寻求共识的过程。而生态环境正是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欧洲并不需要一个统一的核心,它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恢复欧洲一体化信心的核心协议。欧盟的规模和多样性需要灵活性。然而,在这样一个政治变化与离心力空前的时代,一个注重于开展实际行动,分享资源,分担责任和风险的核心协议才是基本。
《欧亚大陆再连接之伊朗》,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Mohsen Milani4月30日发布。
布鲁金斯学会专家David R. Mares和Harold Trinkunas在《巴西与国际秩序:重回正轨》一文中说,危机如今似乎成为巴西的口头禅:政治危机、经济危机、腐败危机。不过,尽管坏消息纷至沓来,巴西更可能在未来几年重回上升轨道。巴西目前的经济与政治问题掩盖了大量积极因素:民主优势和新出现的不惜一切代价打击腐败的意愿。
从面子上讲,这是IMF和国际社会对中国金融货币大国地位和中国金融改革的认可。从里子上说,IMF对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进行了背书,有助于带动其他央行根据篮子货币的构成结构,调整其外汇储备的资产配置,进而增加对人民币资产的持有,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组成亚投行的57个经济体中,其利益诉求不一。
《中国面临透明度挑战》,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Ben S. Bernanke/Peter Olson3月8日发布。文章表示,关于如何增强透明度,除了决策者对政策进行清晰的解释外,还有其它两种重要形式可以进行补充:数据透明度(发布可信的数字),游戏规则透明度(明确可以影响商业参与者,市场的规则和政策)。
结果证明所有这些基础设施都促进了农村收入增长,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但也是中国总体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此外,穷人比富人获益更多,表明基础设施良性分布的影响。
2015年9月25日,可持续发展2030年议程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首脑会议上获得通过。随着2015年的临近,这一议程可以认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取代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金融稳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实现这些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融资投资方面需要考虑金融稳定风险。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时代?外部冲击、内部斗争和政策变化》由英国国家发展研究所研究员Wei Shen于6月8日发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2014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近30%,超过了美国(15%)和欧盟(10%)的排放量之和。
中国对非洲事务参与不断增加,对其开展的开发或发展活动的程度产生了热烈争论。脆弱国家治理方面,中国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然而,这些争论往往泛泛而论,脱离了非洲机构。本政策简报需要仔细调研了卢旺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中国的政策与实践之间有巨大的差距。
与中国国内经济迅猛发展并行不悖的是,其作为世界大国和新兴国家在全球发展参与度上的日益提升。/
十年前,在一次关于中美关系,向全国委员会进行的重要讲话中,时任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后来世界银行行长)拒绝了冷战式围堵崛起中国的政策。佐利克而不是说,他期待有一天,一个强大的中国是愿意成为国际体系中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建设性解决面临的共同安全和全球经济挑战。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必将更加紧密,并带动跨境贸易往来。对此,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李智馨称,若要使跨境贸易实现便利化,则金融机构必须解决金融服务便利化的问题。
港口改革可从机场业得到一些启示。大多数国家进行的港口改革缓慢的走向国有企业化实体。当着手港口改革时,可吸取四条主要的经验教训:要有明确定义的商业目标;需要明确经济上自给自足这样一个目标;港口开发公司应该完全自主,拥有一个独立合格的监
显示 30778 条中的 30541 到 30560 条结果
孟加拉国首都举行“欢乐春节”庙会
镜观世界丨格林纳达风光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神木:一座西部贫困小县如何登上全国“千亿县”榜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