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中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的兴趣,作者对中美两国教育支出进行了分析。
在穿越高风险冲突地区的互联互通走廊中,提供政府或公私合作保险的需求更加站得住脚。
中国已经拥有生产传统芯片的技术能力,并占据全球约30%的市场份额。
中国的消费行为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租赁产品而不是购买产品。这一趋势有可能极大地振兴国内市场,并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出海”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助海外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元素和核心价值观。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选择短视频分享平台TikTok,尽管这款应用在美国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
未来四年对中国深化自身在中东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参与至关重要,其重点工作将是推动经济关系多样化,参与和平与调解,以及管理地区权力平衡。
本文探讨了这种日益加剧的竞争对印尼的影响。报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中美科技竞争,强调了最近的发展动态及未来可能的走向。第二部分更详细地研究了中美科技竞争对印尼的影响,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影响会如何演变。第三部分概述了印尼现有的降低风险措施。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推动工业部门清洁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本文概述了中国现行的科研政策,组织研究合作的相关方法和框架条件,并从中得出了可供德国参考的行动方案。
文章称,外界对“全球南方”由哪些国家构成尚无明确共识,但多数“全球南方”国家有着共同的“身份认同”,即有着被殖民或遭帝国主义荼毒的历史、曾长期受到剥削和奴役,渴望在西方大国前争取自身权益。
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铁路合作项目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注入了强大活力。依托中老铁路、泰国铁路和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火车运输为出口企业提供更佳选项,既缩短了运输时间,又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因此,中泰铁路全面开通,是中国和东盟人民热切期待的事情。
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研究所分析师阿布舍克·亚达夫发表题为《土耳其—中国贸易动态和汽车行业关税》的文章称,中国是土耳其的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土双边贸易额从2020年的200多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400多亿美元,这一显著增长可能反映出新冠疫情后的复苏和两国之间经济联系加强。
本文介绍了中国长江洪泛区的湿地和湖泊在支持当地群众生计与提供基本生态系统服务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自成立以来,金砖成员议程的重点一直是通过全球化、内部合作以及支持多边开发银行推动经济发展。这一议程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切实造福人民。
与此同时,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生育率的下降和出生时预期寿命的增加导致65岁或以上人口占比上升。随着适龄劳动力人口比例的下降,该地区各国必须应对劳动力萎缩的前景。本文用中国、日本与韩国的例子进行了案例研究。
人们对在区域内流动的兴趣有所增加。大学和排名体系的国际化推动亚太地区许多机构的表现改善,他们认识到国际学生和合作伙伴关系对于发展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性。
随着地缘战略现实转变和技术变革加速,航运业正处于范式转变的风口浪尖。
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其经济韧性和全球互联互通的风向标。
中国的崛起是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政策,运用本土智慧和改革解决问题实现的。
显示 31675 条中的 861 到 880 条结果
新华全媒+|创新潮涌链博会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