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作者评估了黎巴嫩武装部队的军事能力及其在过去十年的发展轨迹,还有美国通过对黎巴嫩武装部队进行投资所实现的影响。作者认为,尽管存在潜在挑战,继续为黎巴嫩武装部队提供军事援助对维持黎巴嫩的稳定至关重要。
“一带一路”是一个由中国资助并主要由它在第三国执行的项目。诚然,印度可以反对这个项目,但也应拿出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由于印度缺乏资金来发展本国的基础设施,更不太可能拿出资金与中国在这方面竞争。
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就“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初期战略”达成了协议。该协议被一些人视为里程碑事件,但其他人则持有更加谨慎的态度。国际气候行动界将出现很多多样性组织,也会出现海运业自己的银行家、保险商、供应商、客户还有行业记者,他们都将密切关注未来的行动是否真的符合国际海事组织近期达成的协议。
国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必须紧紧围绕影响成本变化的各个环节,从单一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控制的模式向成本的事先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总结转变。成本管理对象除直接生产成本外,应逐渐扩展到施工方案成本和质量成本、安全成本、隐性成本等,将成本管理的触角伸展到项目每个领域和过程。
阿联酋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据世界经济论坛《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阿联酋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12位。世界银行《2015全球营商便利度》显示,阿联酋在全球189个经济体中排名22位。中资企业和个人可在可再生能源、航天、通讯、基础设施、纺织服装、汽车、旅游等领域加强与阿联酋的合作。
美国和欧洲的制裁体制继续呈现差异,华盛顿无视欧盟的利益,且美国软实力在欧洲降低,因而维持团结的跨大西洋阵营将越发具有挑战性。这种趋势需要扭转,进行领导人之间的对话是必要的,但是加强国会级行政人员互动对于改善对各自立场和合作的理解也必不可少。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紧张局势日益加剧,这引发了人们对两国以冲突收场或冷战重现的担忧。最好的选择是让美国接受战略竞争日益增长的现实,并以较低的强度进行处理。
英国和欧盟的脱欧谈判已经进入了下一个“热点”阶段。欧盟正在推动在2018年6月的欧洲理事会上,准备签署退出协议,从而确定过渡期和接下来的进程。签署退出协议只是推迟到达悬崖边缘的时间,而不是解决英国潜在的困境。
技术正在以指数级速度发展,但政策、规划和投资决定仍在以线性方式发展。打破这种方式是必由之路,但这种改变可以得到控制吗?本文提到了亚洲开发银行举办的关于能源系统未来的高层研讨会的一些观点。
本研究使用“战略文化”的概念来研究土耳其正义发展党的支配地位和国内状态转变项目如何影响土耳其的对外政策,及其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特别是其北约成员国身份。
网络活动的军事维度正在增加,网络被广泛视为继陆、海、空中和太空之后的国际冲突的第五大潜在威胁。但是,各国还没有迅速寻求防止网络军备竞赛的新标准,也没有快速应对这种正变得难以控制的史无前例的情形。更多国家需要学习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在网络安全方面建立合作的范例。
北约的目标是培育、发展并加强稳定、和平的网络空间。北约可以从三方面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贡献:重申法治、实施约束、支持国家恢复力并促进深度合作。不过,本文作者认为实现网络空间的全面运行和一体化存在困难。
2017年世界军费开支预计达到了17390亿美元,是冷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通过展示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军事开支数据库的新数据,本情况说明书重点介绍了2017年和2008-17年间军费开支的地区和国家趋势。
本文分析了不同行业初创公司的比率是否随着商业周期的变化而系统性地发生变化。作者的分析表明,GDP高企的有利条件可能与初创公司没有密切关系。鉴于创新型和非创新型企业在“常规”衰退中反周期地作出反应,企业形成可能会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
本文审视了印度在无现金方面的参数表现并明确了该国的不足之处,还介绍了接近无现金水平的瑞典及迅速向无现金转型的中国的案例,介绍了印度能够从中吸取的经验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库克群岛总理普纳太平洋是一个共识而非竞争的场所,没有零和游戏的空间。其他太平洋领导人也一直在努力捍卫中国在该地区的合法发展伙伴身份。此外,他们还呼吁发展合作伙伴就重大项目开展合作,以满足该地区的需求。
经济学家们能够达成一致的为数不多的观点是,双边贸易平衡并不是明智的宏观经济目标。如果特朗普极力与中国讨价还价,他可能能够改变双边贸易平衡,但这对美国的整体外部平衡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本世纪初期,中拉经贸合作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黄金增长期”,这种超高速发展与中拉经济的快速增长互为支撑,带动了双方关系全面发展。但2012年以来,伴随中拉经济同步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双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速,使得双方经贸合作也进入了盘整阶段。进入2017年之后,中拉贸易结束了持续多年的低迷增长,中拉投资出现了量和质的同步改善,而金融合作的引擎作用也有明显提升。中拉经贸合作迈入了平衡增长的新时期。
欧盟还没有危危欲坠。但目前内忧外患的缓解正日益成为错失的良机。拟议的预算框架将无助于增强面对未来危机的韧性——甚至更无助于将欧洲变成一个充满活力、强大的全球力量。
美国经济现在最不需要的是扩张性预算政策,但这正是特朗普政府选择做的事情。在经济周期的后期,特朗普的扩张性预算政策必然会给美联储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进而提高利率以防止美国经济过热。
显示 31916 条中的 21601 到 216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