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现代提高质量和相关性、响应新知识、加强教授和学习的挑战,高等教育空间须修改体制架构、内容设计和交付策略,即开展颠覆性思考。政府需实施有效的监管程序,以确保所有学生获得高质量和公平教育的机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并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西部地区作为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前沿,其文化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未来,西部地区要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这一过程中,要找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个发力点。
两个多星期以来,德里一直在期盼新鲜空气,但该市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紧急应对措施来控制局面。人们将它与北京进行了比较,看中国在实施分级反应行动计划方面做得比德里好多少。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在海外的软实力建设,并且成功丰硕,这引起西方学者广泛关注。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比利时)专家斯蒂芬·兰杰(Stephen Ranger)在《中国的软实力在增长:欧洲应保护文化产业吗?》一文中表示,近年来中国外交政策引人瞩目的一面是越来越重视发展软实力。北京在这方面的投入无疑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据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估计,中国每年此项开支高达100亿美元。
本文评估了当前南海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并探索了改进的机会。本文还分析了南海环境为何是非传统的安全问题。通过考察南海环境恶化背后的原因及其对地区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影响,本文认为,南海令人担忧的环境状况突显了有关国家加强合作的紧迫性。
随着美国国防部对2018年国防战略进行最后的斟酌,五角大楼正努力思考如何建立一支能在今天和未来打赢战争的军队。作者建议,五角大楼应专注于高端传统挑战,同时限制当前反恐斗争的压力。
在EPC项目投标阶段,须开展周密的投标策划,以便规避实施阶段的主要风险。本文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西巴布亚LNG码头项目为例,分析总结EPC投标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和商务要点以及主要风险和应对措施。
中东地区是石油天然气富集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7%,波斯湾地区天然气储量达到全球的43%,而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开采。本文将列举中国与中东国家油气合作的现状。
中国企业“走出去”通常是指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即中国企业到境外地区和国家从事研发、生产和营销活动。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官方指导文件,中国企业参加“一带一路”建设(以下简称“参加建设”)与“走出去”存在以下多个方面的区别:(1)“参加建设”不仅包括“走出去”,而且包括“引进来”;(2)“参加建设”不仅是市场行为,而且要“走进去”实现“民心相通”;(3)“参加建设”要更多地采取合作经营方式“走出去”;(4)“参加建设”还要“走上去”,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11月22日发表题为《新伙伴、新工作:细究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的文章称,随着拉美踏上经济复苏之路,该地区急需创造就业机会,鉴于美国与南部邻国接触日益减少,该地区或许会越来越依赖中国。自2012年以来中国在拉美的投资增长迅速,每年投资逾百亿美元。若当前趋势持续下去,中拉之间的这种早期合作关系有望成为拉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引擎。
本文研究了亚洲地区建立的各种安全网机制,评估了它们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重要的是,还评估了亚洲地区是否有可能走向分裂,还是会更加协调。文章还探讨了美国和亚洲地区如何能最好地应对全球货币秩序瓦解的风险,以及亚洲货币安排与全球机制脱节的可能性?
中国对外投资呈上升趋势,并且大量投资流向了美国:在过去的两年间,中国对美投资增长了四倍。不过,这并不是一条双向道:美国和其他外国投资者难以在中国享受类似的开放市场准入。中国对美投资单向飙升等问题对美国是否需要强化其对中国投资的立场提出了问题。
湄公河的水电站过多,富养沉积物消耗迅速,迫切需要从水电向太阳能发电转移。中国是促进老挝、柬埔寨和缅甸水电大坝的主要因素。但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坝建造者,也是最大的太阳能面板生产商。
本文指出了评估印度农产品期货有潜力成功的商品的标准。本文发现,与主食商品相比,在平民食品安全方面敏感性相对较低的商品在农产品期货中取得成功的前景更大。本文还指出了可以深化印度期货市场的具体方式。
亚洲国家学会热爱高税率基本是不可避免的。按华格纳法则,随着一国逐渐富裕,它往往会收更多的税。据经合组织统计,日本税收收入占GDP比重达34%,韩国达25%。
1981年到2010年间,人力资本贡献了印度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增长的22%。同一时期,人力资本在孟加拉贡献了约21%,在斯里兰卡贡献了16%。不过,教育和技能仍然是约束因素。
美国陆军正面临来自行为健康问题、行为失当,以及人口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挑战。应对这些问题的长期解决方案也许非常需要军队组织文化和氛围的改变。但是,大型组织的体制变革通常难以实现。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人员从研究组织文化和氛围的文献中找出了可能应对机构变化问题的有效方法。
气候变化带来的最根本挑战之一是管理全球水危机。无论是控制洪水和海平面上升,还是在干旱时期维持饮用水的供应,世界各国政府和个人都被迫寻找新方法,来减轻这场危机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伦敦、鹿特丹和加州在应对与水相关的各种挑战时采用的创新型方法,还提供了其他地方政府在它们的水资源管理策略中可使用的成功模式。
显示 31783 条中的 22821 到 2284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