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风险分担、利益协调和规则标准的对接等各类问题应运而生,客观上需要治理框架的构建。作者从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机制、治理目标等要素构建其治理的总体框架,并鉴于“一带一路”的中国元素和治理特征,在中国传统周边治理模式中,发展出兼收并蓄东方传统关系治理与西方规则治理的“一带一路”治理新模式。
对于纳税人而言,减税往往看上去像“免费的午餐”,但最终不得不由其它形式的增税或削减开支来抵偿削减的费用。本文研究了在筹措资金和不筹措资金的情况下,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两个版本的《减税与就业法案》的分配效应。
欧元区财政政策制定仍将是国家政策和欧洲利益之间难以权衡的问题,本文在探讨容克和朔伊布勒的提议之外,提出应该在金融政策欧元体系中发展欧洲集团,将其作为欧元区财政治理的中心。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最新出版的《2017年非洲经济发展报告:旅游业促进转型和包容增长》指出,旅游业支撑着非洲大陆2100多万个就业岗位,每14个就业岗位中就有一个在旅游业。而在过去的20年中,非洲实现了稳定增长,国际游客抵达率和旅游收益率在1995年至2014年期间分别增长了6%和9%。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三年多来,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形成的共识、取得的进度和成果都大大超出预期。“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化的新理念和新载体,其所体现出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大基本经济形态,万物互联的经济表征,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资金链和价值链集成的经济链接,跨国公司、大数据系统、平台经济、消费者集成的新经济主体,E国际贸易等下一代贸易方式正在引领全球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哈萨克斯坦是丝绸之路上一个与中国有着漫长交往史的古老国度。复兴丝绸之路不仅是哈萨克斯坦利用巨大的过境运输潜力成为大陆贸易中心的机会,也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走出去”的又一新的发展机遇。
8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美国对阿富汗乃至整个南亚的新战略。新战略主要基于对该地区政策的延续,其最重要的不同是缺乏军事行动结束日期和指责巴基斯坦庇护恐怖分子。该战略成功的关键是切断塔利班在巴基斯坦边界一侧的支持。
政策界的很多人都将气候地球工程视为科幻小说里的内容,而不是需要研究支持和公众参与的一项可行对策。随着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继续减少,加拿大和世界其它地区没有将应对全球变暖的有用措施排除在外的余地。地球工程方面的研究和讨论不会使相关技术成为现实,但将为负责任的评估气候变化潜在应对方案提供一个框架。
美国在任何领域表现出的对世界其它地区的蔑视都不如在气候领域那样彻底。美国总统特朗普有意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这使美国成为地球上唯一一个不参加该协定的国家。现在是国际社会开始考虑对美国及受益于化石燃料增产的美国企业实施经济制裁的时候了。
12月5日,中国驻奥地利使馆举办第四届“使馆论坛”,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以“中欧次区域合作:经验、设想及奥地利的角色”为题作报告。奥政府、议会、经济企业、智库及国家广播电台、《新闻报》等人士出席。
越南的经济成就并未解决其“消失的环节”——国内私营部门缺乏生产力,国有部门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虽然这些挑战对越南未来的增长潜力构成风险,但全面进行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类倡议为进一步扩大贸易和投资提供了机会。
2018年3月俄罗斯将进行总统投票选举。俄罗斯媒体已将普京打造成具有既定国际地位且经验丰富的总统形象,与他国领导人,特别是亚洲和中东领导人保持着广泛的接触。这一策略在俄罗斯国内有助于化解对普京与欧美官员接触不足的疑虑。
东盟的中产阶级数量正在上升,很多东盟国家的人口还很年轻,他们深谙互联网,是移动和社交媒体的积极使用者。因此这一地区拥有大量未经开发的电子商务潜力。通过共同努力,未来几年东盟将能够在该这里建立繁荣的电子商务和数字生态系统。
通过开放能够影响社会保护政策和资源的信息和社会参与的领域,信息通信技术将提高社会保障的效率、透明度并赋权于公民。在蒙古、尼泊尔和越南有一些促使社会保障计划更快采用信息通信技术的促成因素。
随着美国一门心思应对中东和其它地区事务,中国进入了美国的后院——拉美。资源丰富的拉美国家以中国为契机,加快经济增长并克服对欧美发达市场的依赖。除中国文化部设立的20所孔子学院外,中国对拉美基础设施的投资成为了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
委内瑞拉正受困于恶性通货膨胀、失业、资不抵债、腐败及美国政府实施的制裁。为了应对经济和人道主义危机并逃避制裁的影响,委内瑞拉官员决定利用新的金融技术来创造一种全新的电子货币——名为“petro”。这确实是一项创新举措,但它不大可能奏效的原因有很多。
在全球创新一体化的趋势下,新商业模式呈现出向世界范围内扩散的趋势,以摩拜、ofo为代表的创业公司,迅速开启了出海的步伐;而对于国外企业而言,中国无疑也是商业布局的必争之地。
推动企业“走出去”,中国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全球价值链布局的角度去思考,企业的转型升级也应该在全球价值链中转型升级。
八种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国家战略模式,联合经营模式,商产融结合模式,产业园区模式,工程承包带动产业链模式,并购模式,“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模式,国际产能合作模式。
显示 31777 条中的 22881 到 2290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