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大多数国家最为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没有美国和中国的支持,此类协议不可能在短期内从理论转变为实践。在此区域内,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本可以为亚洲发展中经济体提供开放服务市场和解除外国投资者障碍的积极动力,且现在仍然具备这一潜力。
随着英国脱欧谈判艰难推进,摆在前面的各个问题的复杂性日渐明朗。一些脱欧者现在似乎接受了这样一个想法,即尽管英国将于2019年3月29日离开欧盟,但仍然需要某种过渡阶段。常识应占上风。一个好的过渡安排就是要解决谈判中的种种症结,但一个永久性安排几乎难以实现。
水资源短缺或许不是冲突的最明显驱动因素,但在叙利亚和也门,水资源危机是继续影响这两个国家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这些国家的暴力和政治动荡似乎更加紧迫,但冲突本身与水资源短缺有关,并且因这一根本问题而加剧。对水资源的控制、水源供应及其武器化进一步加剧了部落和区域分歧。
本文研究了未来四到八年以及直到2043年(预计美国人口中非白人占大多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种族财富分化。作者更加关注财富而不是收入,以重新审视成为中产阶级意味着什么。作者发现种族财富差距愈来愈大,审视了这对美国中产阶级的影响。
在和平建设、人权、网络和气候变化四个问题领域,全球治理方面的一个创新是为应对现有效率低下的政府间机制而出现的不太正式的创新型多边组织。这些基于意愿结成的制度化联盟已被证明是集体行动的有用手段。
近年来,全球在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等疾病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在研究这类进展时,许多出版物已衡量了公共部门在药物、疫苗和治疗方面的支出,但对投入到全球卫生研发领域的私营部门资源的关注相对较少。为此,本文量化了私营部门在药物、疫苗和治疗方法研发方面的营利性投资规模。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与全球化中心发表Indra Stra Global总编Amrita Jash的文章表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与之相等的反作用力。这一逻辑在国际关系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方面也有迹可循,比如分析印度和日本的“亚非增长走廊”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由于电力和燃料供应短缺,尼泊尔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为加强能源安全、刺激经济增长,政府正在推进尼泊尔水电潜力的开发,并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亚洲开发银行日前发布《尼泊尔能源行业评估、战略和路线图》报告,讨论了尼泊尔能源行业的表现、主要发展制约因素,以及政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
8月11日,在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加尔各答分会举办的互动活动上,(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项目咨询负责人Daniel Twining博士指出,华盛顿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或同中国日趋增长的扩张主义趋势有关。如果美国要提出替代方案,需使其更为公平、透明。由于需要详细的研究和观察,方案出台仍需一段时间。
中国的“熊猫外交”已经成为该国提升国际形象的主要助推力之一。中国积极通过这一方式缓解双边关系中的紧张局势,减轻合作伙伴对中国行动的担忧,突出熊猫赠与国对中国外交的重要性。“熊猫外交”是中国外交政策中使用的软工具战略的一部分,无疑是实现双边关系中长期政治和经济目标的一种姿态。
人们对资源安全的担忧已持续数十年,如今,循环经济作为一种鼓舞人心的解决方案正快速受到青睐。这一概念的核心涉及尽可能长久和有效地将相关材料纳入增长中的经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中产阶级的扩大,全球消费水平正在迅速提升,这将加剧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尽管亚洲近几十年来经济有显着增长,但亚洲农村地区有数百万人仍用不上电。本文强调了五个发展中成员国在这些试点项目中的经验,为偏远的农村和小岛屿地区的小型电网中类似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建议,以便实现电力获取和能源效率。
近几十年来,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受益于人口红利的增加。然而,随着人口逐渐老化,亚洲正经历着另一场人口转型。尽管亚洲各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有所差异,但考虑到出生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亚太地区所有国家最终都将面临诸多长期挑战。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的国家需要立即处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口赋税的挑战。
人们需要意识到资本流动涉及资本流出国和资本接收国两方。双方需共同为实现稳定的资本流动承当责任,人们需要提高对此的认识,而不是只关注资本接收国为缓解反复无常的资本流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昂山素季就职一年半以来,她和她所在的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下的缅甸政府表现不佳。诚然,缅甸之前的军事政权制定的2008年宪法束缚了昂山素季的手脚,但是民众对昂山素季的主要失望之处在于全国民主联盟针对诸多事件所做出的决策。昂山素季政府就缅甸的诸多弊病没有提出任何清晰的战略或明确的应对政策。
过去50年中,英国在创建正规人道主义体系的规则与标准方面发挥了自身的影响力。作为全球第三大人道主义捐助国,英国在迅速变化时期可以引领人道主义体系。但是,英国正面临影响国家安全的越发复杂的危机,特别是在中东区域。此外,英国即将脱离欧盟也为贸易创造了新的需求。
2015年启动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在成为湄公河委员会(MRC)和亚洲开发银行(ADB)大湄公河次区域集团的一个重要替代。中国已向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承诺了15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10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这一新兴的替代性组织架构正在促进和规范一系列对地区居民福祉有很大影响的大规模水资源、能源和运输项目。
俄罗斯宣布其希望联合国向东乌克兰派出维和部队,引发全球广泛关注。乌克兰长期以来一直要求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进驻,但莫斯科方面却并不支持这一做法。究竟是什么改变了风向?事实上,或没有什么改变。
殷勇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空间。他表示,东盟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很深的缘分。东盟与中国山海相连,早在2000多年前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东盟的各项务实合作也硕果累累,中国连续8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6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随着“走出去”企业在目标投资国的深入发展,在当地的运营活动也日趋复杂化,由此也会带来更多的税务影响。当地税务机关在阐释相关纳税义务和应用税收协定时可能与企业的税务处理出现分歧或争议。此外,某些国家的税务机关会采用激进的征税态度,比如虽签订了税收协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并不予以执行,从而导致双重征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税务成本。
显示 31845 条中的 23861 到 23880 条结果
新华全媒+|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幕
哈萨克斯坦“粉湖”湖区再度开放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官产学研交流活动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