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使广大非洲民众欢欣鼓舞。他们期盼中国这个全天候伙伴能够尽快助力他们实现制造业梦想。而中国民营企业也摩拳擦掌,纷纷赴非投资制造业。据麦肯锡统计,到目前为止,在非中国企业已超过1万家,民营企业占90%,有1/3从事制造业。在非中企占到非洲制造业市场的20%。其中48%以上的中企向非洲引进了新产品和服务,36%的中企加大了新技术引进和当地人才的培训。麦肯锡报告说:中国已成为非洲制造业现代化的首要推手。
据麦肯锡统计,到目前为止,在非中国企业已超过1万家,民营企业占90%,有1/3从事制造业。在非中企占到非洲制造业市场的20%。其中48%以上的中企向非洲引进了新产品和服务,36%的中企加大了新技术引进和当地人才的培训。麦肯锡报告说:中国已成为非洲制造业现代化的首要推手。
自2008年以来,资金流出现了极大的缩减,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将资金流的缩减视为利润提升和风险降低的表现。但是,应对资金流不稳定的政策挑战依然存在。
飓风“哈维”过后的恢复工作可能需要数十亿美元,国会议员正返回华盛顿就提高债务上限进行表决。然而,原本简单的任务——避免国债违约和联邦政府关门,以及通过年度预算——反倒像一个史诗般的挑战。一个自身或与总统在任何事情上都无法达成一致的国会在一件事上却意见统一:军队需要数十亿美元新资金。
过去几周,飓风“哈维”袭击了美国德克萨斯州海岸,迄今已确认死亡人数超过60人,而印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大规模洪水已夺走1200多条生命。这些都是最近洪水和暴风雨肆虐的提醒。紧急救济和恢复工作无疑是当务之急。但随着气候变化加剧这些水文气象事件,唯一持久的应对措施是加强风险管理。
尽管“购买美国货”并不是新口号,但却是特朗普总统一系列贸易政策的突出特点。美国已制定与“购买美国货”相关的法律规定。作者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会适得其反:不利于纳税人,且限制出口。“购买美国货”削弱了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采购方面的竞争。
发展中国家需要建设国内机构能力,以便利用和维护新技术,理解与分析收集的数据,并基于分析确定与实现变化。本文证明,为了实现“蛙跳式”数据技术,必须有牢固的基础设施、技能和政治意愿基础。另外,国际社会在实现变革性创新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面临着变革与技术进步,它们正从根本上改变个人、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机器人、遗传学、人工智能、网络传感器和云计算等各领域的每一项创新都是颠覆性的。它们聚集在一起正在改变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创新和技术驱动的经济都带来巨大风险和机遇。
苏联解体后,很多人认为俄罗斯进入了不可避免的衰落期。但是近期这一曾经的超级大国不断彰显实力,这一复兴局面具备可持续性吗?很明显,俄罗斯试图实施恢复自身实力的战略。但是,其实现国家安全目标的能力比较复杂。
社会和环境标准具备培育可持续供应链的潜力,并赋予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市场的能力。但是,随着很多中小企业努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标准,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提出对歧视和标准的担忧,并将其视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本文检视了中小企业在采取可持续发展标准中面临的激励机制和挑战。
从原来的五个创始成员国扩展到现在的十个成员国,以及组建东盟共同体来促进经济一体化,东盟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区域秩序的不断演变,东盟的挑战将逐渐多样化。
根据“解锁铁路潜力:2017-2030年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铁路战略”,铁路发展方面的区域合作有助于这片区域间和区域内贸易的增加。成员国、行业和公众普遍认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的铁路系统能够扩大贸易,改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经济体的经济发展。
韩国和新加坡有潜力在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在保护主义抬头的世界中倡导自由贸易等一系列广泛议题方面进行合作。
本文旨在阐明自“欧洲全球倡议”发起以来,欧盟自贸协定战略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新贸易政策的目标。因此,作者重点关注了欧盟标准、市场开放评估过程和全球价值链三个主题。
欧洲和俄罗斯正在把注意力转移到中国、中国空间站和月球探测领域。这将加强中国空间站所需的模块、仪器和载具的基本设计。中俄欧的空间探索合作将对美国产生技术、经济和外交影响,让中国在地缘政治领域进一步发挥外交影响力。事实上,地位优势将从美国转移至中国。
本文研究了不丹的贸易和运输程序,强调了监测贸易和运输便利化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研究和建立长期、可持续的贸易和运输便利化监测机制打下基础。根据“孟不尼印(BBIN)机动车协议”,本文介绍了加强孟不尼印走廊效率的挑战和机会。
在多数亚洲经济体的成功案例中,政府发挥了核心作用,它们通过明智的政策带来了令人惊叹的增长率。现在,应对亚洲挑战性的发展议程需要在政策改革的许多方面动用新思维。实现亚洲各国政府追求的强劲、环保和包容性的增长需要新的风潮。
特朗普没有颠覆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他只是堵塞了涉及美国的开放贸易路线。历史告诉我们这一行为将是暂时的,但会产生影响。现在全球发展缓慢,经济状态不佳,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大规模贸易自由化需要美国的参与。
美国众议院议长保罗·瑞恩建议将联邦法定企业税税率从35%削减到20%。特朗普总统希望进一步削减税率至15%。他们的核心论点是降低税收负担将带来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为探究这一说法正确与否,本报告第一个分析了92家上市美国公司创造就业的记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经常项目盈余和赤字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反弹。特朗普政府从贸易顺差和逆差的角度审视全球经济。近年来,德国对美国贸易逆差构成的压力最大。德国拥有足够的财政空间来削减税收或更多的投资于基础设施。
显示 31852 条中的 23961 到 23980 条结果
新华全媒+|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幕
哈萨克斯坦“粉湖”湖区再度开放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官产学研交流活动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