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专家Kobi Michael在《以色列视角下的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一文中表示,特朗普获选美国总统可能会是以色列改善与美国关系、促进美以核心战略利益协调的机会。
2016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发出了四个主要的造船公告:太平洋巡逻艇(SEA 3036)、海上巡逻船(SEA 1180)、未来护卫舰(SEA 5000)和未来潜艇(SEA 1000)。其中,未来护卫舰(SEA 5000)引起了争议,即与营造潜艇相比,建设一个大型舰队是否是个好主意?
长期以来,南非自称“非洲大门”。尽管南非经济中心约翰内斯堡所在的豪登省贡献了整个非洲大陆GDP的10%,南非现已越来越难以保持其“非洲大门”的地位。
西方认为俄罗斯对叙利亚的军事干预只会加深它已经面临的经济危机,但恰恰相反的是,普京正巧妙地将这种状况转化为优势。普京将赌注押在俄罗斯庞大的军事工业综合体上,其逻辑是增加进入该行业的现金流,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军事出口,恢复经济。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专家Ellie Geranmayeh在《特朗普是否会撕毁伊朗核协议?》一文中表示,人们有理由担心美国即将重组的政府将撕毁伊朗核协议。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曾称该协议为一场“灾难”并发誓要取缔这一协议。
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既是应对国际减排压力的要求,更是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按照预测的人口结构和数量进行加总可得,全国人均间接消费的饲料粮峰值将出现在2069年,峰值数为370.2公斤;全国人均口粮消费持续下降到2031年后将稳定在136.8公斤;全国人均粮食总量消费则在2069年达到507公斤的峰值。
我国供热计量改革从2000年启动,迄今已经17个年头。总结供热计量改革的经验教训,完善政策措施,是深化供热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毕竟供热关系到节能、居民冷暖和社会稳定,也关乎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直以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参与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但由于我国的产权保护制度起步较晚,不论对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的保护力度都明显不够,其中对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的保护力度更是远远落后于公有制经济。
长期以来我国国企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以确保其能不断为国家和人民创造财富。我们必须避免出现国有企业地位下降、普遍缺乏活力、大面积亏损、国企成为国家和社会负担等这种失败局面,而是要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就需要从实践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探索国企改革的新理念、新路径。
按人口结构分类估算和联合加总的方法,将人口增长、城镇化、老龄化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到粮食总量需求的预测分析中。研究显示,动物性产品总量需求的增加使饲料粮成为拉动粮食总量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饲料粮需求在2030年达到51971万吨的峰值,相应口粮消费下降到19858万吨,在两者交互影响下食用粮食(不包括豆油和豆制品)总量需求峰值将达到71829万吨。
近期,一方面,包括懒投资、道口贷、人人聚财、懒财网在内的多家P2P平台密集宣布上线银行存管,体现出P2P平台资金银行存管推行有提速之势;但另一方面,一度对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推动最为积极的民生银行开始终止与部分P2P平台合作,表明银行仍持谨慎态度。银行存管作为P2P平台合规的硬性指标,行业整体推行进度缓慢已是不争的事实。
近来韩国房屋建设的激增与银行放贷姿态的关联多于与经济状况的关联。如果未来房屋建设增速放缓,建筑企业或将陷入盈利能力恶化的困境。
当地时间12月4日,意大利修宪公投正式拉开帷幕,民众将就是否对其国内现行政治制度进行改变做出选择。鉴于公投结果可能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国际黄金价格走势也由此进入了一个高度敏感的时期。分析人士指出,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结束后,全球不确定性并未因此减少。
意大利政体是个特殊的存在。从二战后至今,意大利诞生过40多位总理。仅2000年以来,就有6人担任过总理职务。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意大利议会权力很大。意大利的参众两院立法权相同,且所有立法都必须经过两院比准才能生效。因党派斗争加上经济发展疲软,经常会出现某些立法法案被两院“踢皮球”,长期通不过的现象。
特朗普的胜选符合这个特殊时代的政治特点。当然,全世界依然会为特朗普时代的来临充满焦虑。包括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要将自由世界的火炬交予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日本,安倍首相赶在新总统就任之前就和特朗普会面,更显日本对美日同盟关系生变生乱的担忧。
即将过去的2016年,可谓很不平静。欧洲和美国政局都飞来了“黑天鹅”。英国脱欧了,特朗普胜选了。作为曾经是世界第一强国的两大西方国家,带给世界的影响很深远很混乱。英美政局生变,法国和德国也政局不稳,法国的勒庞和德国的佩特里希望复制特朗普的故事。奥巴马时代的政治、经济两大战略(亚太再平衡和TPP)调整,亚太国家面临美国权力失控后的恐慌。
自从有“市场经济学”诞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围绕“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争论不休。这似乎已经成为经济学界最永恒的话题之一,争论几百年,却始终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解之中。经济界却因此诞生许多理论“大家”,博士无数,最终答案依然莫衷一是。这似乎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越是简单的事情,越难以获得一致的结论。
显示 31954 条中的 28241 到 2826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