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预测特朗普政府将被证明是传统的鹰派。特朗普可能会抛弃竞选时模糊的不干涉言论、与盟友友好相处,同时维持与俄罗斯和中国的紧张关系。他会支持当前的战争,而且可能会发动更多战争。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专家SHAHELIDAS在《拉美对中国外交政策议程有多重要?》一文中表示,虽然拉美国家与中国间的贸易联系可追溯到1570年左右,但两者之间的双边关系一度相当薄弱。
就是这样一个“孤悬海外”的小国,却在中国对外经贸发展、融入世界市场的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亲历了中国的若干个“第一次”:新西兰是第一个同中国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双边协议的发达国家;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发达国家;是第一个同中国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发达国家;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
在全球经济复苏仍然乏力、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贸易和投资低迷、全球性挑战加剧以及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情况下,2016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聚焦推进亚太发展思路和举措,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复苏下的风险和挑战。
在海外发展的美国企业会因此撤回美国吗?贾晋京认为,这并不是想撤就能撤的,企业发展要考虑相关的配套链。在谈到怎么看待中国资本投资美国,未来中国资本的投资趋势会向哪些地方转移时?贾晋京给出的答案是,新形势下,会有新的资金配置方向。房地产行业是目前来看可能性比较大的投资方向。
这几年,中国为世界发展提供的动力受到充分肯定,贡献的思想同样值得称道。3年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着眼的是全球,强调通过大陆上的互联互通、陆海间的相互联通,推动全球产业链的重新布局。两年前,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通过互联互通蓝图,聚焦的是亚太,提出事关亚太长远繁荣的战略愿景。
首先是过去一年执政“乏善可陈”,难民危机及其应对政策令默克尔饱受舆论指责,右翼民粹主义运动对德国政坛和执政联盟也造成困扰。默克尔的民意支持率一度跌到46%,这是很少见的情况。在最近德国几个州的选举中,执政联盟接连失利,在默克尔所在选区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基民盟也遭遇“苦涩的失败”。
可能连贾跃亭也没有想到潮水会退去的这么快,乐视是否穿了泳裤将很快就会水落石出。乐视这种依靠“画大饼”网红式的表演隐藏了诸多风险。其实,拨开那些眼花缭乱的未来想象,乐视“大干快上、铺摊子式”的发展很可能导致资金链的断裂,这不仅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也会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带来负面影响。
会后发表的《第八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包含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贸易与投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能源和产业战略五个大项共计63条内容,另附录《中英金融服务战略规划》。文件既是第八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的具体成果,更是今后中英经济财金合作的行动指南和路线图。
最近,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校园贷”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大学生借贷的强烈需求与目前鱼龙混杂的网贷行业相互碰撞,使得“校园贷”成为风险和矛盾的聚集地;另一方面,从今年8月开始,一大批“校园贷”平台开始寻求转型升级,有的宣布减少校园贷款的业务,还有的直接退出了校园分期市场。
TPP完了,亚太自贸合作并非没有机会。譬如日本,作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似乎做好了准备。在美国大选结果出来前,众议院就通过TPP--安倍首相以此来倒逼美国。奥巴马放弃后,日本承诺承担起TPP的领导责任。但是日本要想独立扛起TPP的大旗,不仅无法承担起“跨太平洋”的责任,而且其他TPP成员国也不会买账。
罗伊研究所专家Mark Lawson表示,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发电的人们常常提到岛屿电网,例如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耶罗岛,阿拉斯加的科迪亚克岛和澳大利亚巴斯海峡的国王岛。在这些岛屿上,可再生能源已被证明是令人满意的能够替代柴油发电的解决方案,虽然成本仍然昂贵,不过只要能从岛外拿到投资支持的话,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罗伊研究所专家Crispin Rovere在《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美国第一,而不是美国唯一》一文中表示,近日,外交政策专家对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做了一些可怕的预测,许多人认为他的外交政策将是灾难性或末日性的。然而在特朗普之前,美国的外交政策并不光彩。
罗伊研究所专家Michael Heazle在《不要现在就对美国放弃希望》一文中表示,在特朗普治下,美国很可能对其亚洲近海平衡战略进行调整,这将增加其同盟的负担,但并不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将完全削弱。
11月8日,美国总统大选以极富戏剧性的方式落幕,尽管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在赢得选民选票总数上占优,但是根据美国的选举人票制度以及绝大多数州“赢者通吃”的选举人票计算方式,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拿到了胜选所需的超过270张的选举人票,最终特朗普在获得共和党大会提名后再次出人意料地当选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
继布隆迪成为第一个退出国际刑事法院的国家之后,南非和冈比亚也于上月底退出国际刑事法院。同世人较为陌生的非洲小国布隆迪和冈比亚相比,南非无疑是非洲的“大块头”,具有相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因此南非的退出之举引发了非洲和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响。自从1994年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并建立新南非以来,南非一直以积极的全球治理参与者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南非为何要在此时做出引发争议乃至批评的举动?在笔者看来,其背后的原因既要看到整个非洲大陆的变化,更要看到南非的国内政治影响。
显示 32184 条中的 28721 到 28740 条结果
一张蓝图何以绘到底——北京以规划引领超大城市治理的启示
平陆运河雄姿初现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