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创新增长蓝图》将使各国在理念上有共识、行动上有计划、机制上有保障,为全球经济增长开辟新的前景,形成创新增长的长效创新机制,推动实现世界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那么,创新扎根何处?创新的源泉之水来自哪里?
希拉里和特朗普在就业政策上的分歧体现了背后主要支持力量的差异——特朗普有着更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是房地产行业出身,背后的支持力量也是房地产、制造业等传统行业;而希拉里背后的支持力量主要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特朗普的支持者则是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的传统产业选民。因此特朗普一直主张要通过减税实现让企业回流美国。
近日,经济学界对于产业政策的争论日益白热化,张维迎炮轰产业政策,认为“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林毅夫则指出“经济发展有产业政策才能成功,经济学家不要一概反对”。争论在学界掀起一片热潮,很多学者纷纷撰写文章来讨论产业政策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并在熨平经济周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两次都发挥了关键作用。2015年我国财政收支占GDP比重已经达到48%,理解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及其宏观经济影响对科学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正确运用宏观调控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你到白垩纪看到这一幕可能会觉得很悲观,你可能觉得地球的末日已经到来了,因为地球上的霸主恐龙都灭绝了,那还有什么希望呢?但如果你仔细地去寻找,在白垩纪阴暗潮湿的山洞里,可能会发现很小的小动物,像老鼠一样,胆子很小,只有到晚上的时候才敢偷偷出来找一点食儿吃。
对瑞欧谈判的期待在于,它们会在多大程度上体现欧盟在即将到来的英国退欧谈判中对劳动力自由流动问题的立场。不过,最终,谈判结果似乎对瑞士有利,而与英国稀里糊涂退欧基本无关。
北约仍致力于扩张。黑山共和国将会成为下一个加入者。其他正在叩击北约大门的国家包括芬兰、格鲁吉亚和塞尔维亚。让这些国家加入北约有悖于提升美国安全度的的目的。
许多伊朗人或曾希望鲁哈尼此次在联合国与奥巴马握手,但鲁哈尼还是力求稳妥。为了继续推动伊朗重新融入国际社会并最终恢复与美国的正常关系,鲁哈尼及其派别必须要生存下去。
通过对比五个亚洲国家的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在提供技能培训和雇佣受过正式教育的员工方面的差异,作者发现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员工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差异。小型企业提供的培训较少,也并不认为缺乏培训的员工是其经营的主要局限。作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因规模导致在技能培训方面的市场失灵可能与对技能的认可不足相关。
近日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达成了一项广泛共识——应通过以市场原则和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一体化重振全球经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重申了其确保市场开放和贸易自由的决心,以实现共同的政策目标,包括全球增长、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
近期在纽约召开的两次国际峰会的目的是呼吁国际社会表达新的政治意愿并作出承诺,推动对难民问题的国际响应。而澳大利亚对这两次峰会的贡献相当有限,而且彻底误解了在难民保护方面进行国际合作的要求。澳大利亚如果不能承担起自身保护难民的责任,就不能真诚地参与到解决难民问题所迫切需要的国际和区域合作中。
9月24日,第五届“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举行。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在论坛上表示,金融改革的刀子要动在政府身上,“一行三会”的监管定位更多要放眼全球,监管目标既要考虑金融稳定服务实体经济,也要发挥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有观点认为,特朗普的经济政策代表中下层白人的利益,但在贾晋京看来,希拉里和特朗普在税收政策上的分歧实际上体现了美国在传统行业和新兴产业政策的分歧。“特朗普围绕传统行业就业人群,希拉里主要体现了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特征。希拉里对高收入群体增加个人所得税,这部分人口数量是很少的,而且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政策,奥巴马以前也提过,这不太可能对美国的收入分配结构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特朗普上台会造成更大不确定性。希拉里上台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上,各界相对不太担心。因为在经济上,希拉里是民主党的,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第二她是老练的政客,会延续过去的模式及处理世界问题的方法,只是手段上会弱化或者强化一点。第三,希拉里也是重返亚洲政策的设计者、主导者及推行者,原来的政策会得到继续。
这位个性卓然的菲律宾新总统,给人的感觉是外交立场和表述风格大胆泼辣和相互矛盾。虽然他的对华立场也有这样的特点,但是他当选菲律宾总统后对华外交的主调还是很明确的。简言之,他反对其前任阿基诺三世的外交路线,不愿意在南海岛屿主权争议中和中国继续对抗,希望和中国通过双边谈判来南海争端。他在南海仲裁上的温和理性立场,也和他对美方的极端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目前中国面临着两大挑战——经济增速放缓和国内需求转向服务业的结构性转变。这将导致中国内需快速发展的最大受益者——韩国重化工业——受到巨大影响。
本项研究调查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东盟10个成员国从1995年到2013年的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会促使东盟经济的增长,而东盟经济的增长也会刺激中国对东盟进行直接投资。
显示 31185 条中的 28801 到 2882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