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谋求将东京2020奥运会打造成可持续、低成本的奥运典范。并向纳税人证明,政府将会明智、有效地使用奥运经费,避免浪费(Mottainai)的精神将贯穿始终以削减奥运成本。
国际保护制度正在辜负各国和难民的期望。改革国际保护制度的基本原则可能为时尚早,但需要立即实施更加有效的制度。推动改革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以便为未来的难民潮作准备、利用主权边境行动的成功并履行其帮助有需要的人们的长期承诺。
英国国际发展大臣普利提·帕特尔(Priti Patel)近日宣布,其部门将继续投资3%的预算用于研究事业。这一深受欢迎的承诺是全球挑战研究基金(GCRF)的附加部分。
当印度奋力缩小本地区日益扩大的军事差距时,为防止巴基斯坦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军事优势,应对或减少俄罗斯对巴基斯坦的军事出口变得更为重要。在过去的几天中,俄罗斯和印度在几件高额军事产品出口方面取得的进展让人们感觉到印俄中短期战略关系出现下滑的前景不太可能发生。
欧洲教育和收入之间的联系程度低于美国。能够有效进行作为的是具体的国家的政府,而不是欧盟。包容性发展需要成为国家政策日程中的首要问题,福利和教育等相关要素主要取决于国家层面。
虽然能源获取与贫穷之间的联系已被充分认识到,但印度的能源政策依旧存在性别盲点。能源、性别和贫穷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重要,因为世界贫困人中包括极大比例的女性,并且女性也主要负责满足家庭的能源需求。
比利时和荷兰在防御方面合作密切。例如,这两个国家有一个联合的海军指挥部,也有针对M型护卫舰和猎雷舰的单独学校和维护设施。然而,比利时和荷兰的国防工业是完全不同的。
纽约时报广场附近一名无家可归者打出的一张标语,上面写着:给我一美元,否则我就投票给川普(Give me a dollar, or I’m voting for Trump)。选民对这两位候选人似乎怎么都爱不起来。时事评论家时寒冰对美国选民的态度评论道:支持特朗普的人给出的最大理由是讨厌希拉里,而支持希拉里的最大理由是无法忍受特朗普。
中国并非一开始就是小农经济。从战国时期,直到汉代初期,中国的城市工商业相当发达。如果一直沿着这个方向演变,中国未尝不会出现类似古代希腊那样的城邦文化。历史的洪流在汉代转了一个大弯。根据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的研究,中国在汉代才出现了独特的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这一生产模式的出现,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均泳认为,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可以促进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东盟等主要经济体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市场的开放,探索并形成解决贸易纠纷的有效渠道,挖掘亚太地区经贸合作的潜力,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形成对抗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机制。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黄志龙,美元指数回落0.62个基点,人民币汇率则上调逾200个基点,这说明人民银行正在充分贯彻和执行“收盘+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汇率形成机制,央行政策的重点是维持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的稳定。
英国公投脱欧、美国两位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希拉里都反对TPP、特朗普扬言必要时退出WTO、德国十万人示威反对跨大西洋伙伴关系(TTIP)等等,最近集中发生的这一系列重大事态给人以全球化遭受重大逆转的强烈印象。但是,逆全球化趋势席卷世界是否意味着全球化已经开始不行了吗?
近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葛底斯堡发表演说,详细阐述其一旦当选将在上任百日内实施的新政,包括废除奥巴马医疗改革法案、放宽能源项目限制、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宾州历来是美国总统大选中的重要“摇摆州”,而葛底斯堡则因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在此地发表历史性演说而闻名。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各季度GDP增速均为6.7%。在去除金融业大幅波动因素后,今年二、三季度GDP增速明显加快,印证了实体经济的回暖: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二季度小幅回升,制造业PMI保持在荣枯线以上,用电量、货运量、主要产品产量均恢复增长。
近日,北约成员国召开国访部长会议,美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北约成员国,决定组织驻中东欧等国的多国部队。该部队由四千多名快速反应部队力量组成。此外,北欧国家挪威,从明年1月开始,允许美国海军陆战队进驻,这是挪威战后首次允许外国军队进驻。
10月份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年度会议再次强调了私人债务的风险。过去8年,私人债务的减少速度比此间去杠杆的速度要慢得多。在欧元区,2014年私人债务占GDP的138%,与6年前危机开始时的水平一致。私人债务正成为欧盟政策一个最关切的问题。
英国新政府面临三大要务:英国退欧公投后,确立英国在世界上的新角色;设计前瞻性的产业战略;以及保证社会公正。政府新援助战略中涉及的25亿英镑发展研究支出有助于促进上述三大要务的完成。
俄罗斯确实在消耗该国的金融储备,其债务也在增长,但这些并未危机其经济稳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决策者可以自满。由于被赤字困扰的养老体系、安全与军备开支过于庞大、税务基础不稳,以及地区间预算的差距,俄罗斯的联邦预算面临着长期压力。
显示 31946 条中的 28881 到 2890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