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自由党派目前存在两个关键问题:缺乏对自身工作的理解,以及普通选民对其领导人高度的不满。其中,俄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多数刊物、电视频道和广播电台都为现任政权所控制,而反对党人无从进入。
尽管中国股市在2015年夏季出现的恐慌局面渐渐消散,但根本问题仍存在,因此未来的波动性风险可能会一直存在。6月12日中国股市达到峰值,上证综指达到了5178点,中国的股市迎来繁荣期,上证综指几乎直线上扬,在一年中就上涨了135%。
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这两天引起的议论很热烈。有人说,英国脱欧意味着全球化遭遇严重挫折。在下这个判断之前,英国脱欧跟全球化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有必要先做一个分析。
要想像中国那样取得持续成功,印度就需要认真审视一下,与中国相比,本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何遭遇惨败。/
全球结构面临重新调整,中国面临机遇。犹如英国早期的“均势外交”和“三环外交”,无论是退欧的英国,或者身心交瘁的欧盟,抑或其他国家,都需要在新结构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这必定需要新结盟。而位处东方,体量相当,又相对置身事外的中国未尝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与此同时,中国也应在自己的外交结盟战略上更清醒、更务实、更有弹性,为接下来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的奠定扎实基础。
最近中国的信贷与GDP之比的飙升,极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由于中国资产价值朝着更为市场化的方向前进而发生的金融深化。这也是为什么,尽管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债务与GDP之比一直在增加,但这一比例却大致仍处于预期水平的原因――它比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低,而同时又比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要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相关的债务问题,的确需要被控制,但这并不会像某些人所警告的那样,演变成为一场灾难性事件。
加图研究所专家Doug Bandow在《英国无需快速冲出欧盟大门》一文中表示,欧盟领导人现在试图把英国推出欧盟大门。不过,英国不必太匆忙。英国政府应拖延,直到准备好了再行动,
布鲁金斯学会专家David Dollar在《中国全球投资对中国,美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一文中表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还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全球投资规模不断增加。
相较于“传统”旅游签证,印度电子签的设计本身和内在弱点使其对游客不具吸引力。印度如何才能克服其电子签政策的不足之处?一个成功且现代化的签证政策能够帮助印度实现更宏伟的经济目标。本文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供印度学习参考。
中文摘要:《美国对朝新一轮制裁与中国的应对措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Jonathan D. Pollack2月2日发布。距朝鲜发起最新一次核爆四周,美国对平壤的战略基调清晰,方向明确。美国对平壤战略进行了修订,从而让朝鲜为其持续发展核武器付出一定的代价。
印度政府与社会应设立新机制促进本地社区与非洲人的的相互理解。莫迪此次访问需向非洲国家表明印度有志于与非洲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促进持续性发展、安全和两地人民的和睦。
在世界各国中,没有一个比中国这个第一人口大国更深受"马尔萨斯阴影"的笼罩。在一个以批判马尔萨斯学说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度,出台了一个"两种生产理论",把马克思和马尔萨斯创造性地巧妙结合起来。
英国脱欧后,其对外政策的范围将严重受限。英国外交部和英国政府未来两年将忙于与欧盟总部谈判。由于英国对欧盟的影响力降低,英国作为对外贸伙伴对话者的价值也将降低。
金融危机延缓了储备积累的步伐,2008年第四季度甚至一度停滞不前,但近来外汇储备又开始有所增长。
印度遭遇严重干旱,截至4月底,受灾人数高达3.3亿人。学校停课、火车送水、应急减灾措施也已到位。作者认为,这些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但印度各邦是时候从长远出发进行水量调配与管理了。
《中国住院死亡率和未治愈出院率的决定因素》由Qiao Yu, Yuzhe Wang, Changwen Zhao, Robert K. Crone和 Michael A. Berman于11月24日发布。该研究报告基于中国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医院提供的759,001组住院数据,分析了影响中国住院死亡率和未治愈出院率的因素。
取得绿色增长的一个方式是实行“国家自主贡献”,各国仍持续面临实行绿色增长的多种挑战,各类机构的加入使得多方协调成为必需,而消费者和私营部门相关意识的缺乏也是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商业高昂的环境、社会和人力成本为全行业的改变创造了动能。追求绿色增长事实上是存在经济激励的,绿色增长能够成为一种竞争优势。
中国长时间以来一直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但在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重大转变。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六年中,国际收支盈余降到了GDP的2%到3%之间,但投资的增长弥补了需求的降低,最近几年的投资也占GDP的50%以上。
中国的崛起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受到各种军事和经济因素的制约。中国崛起构成了挑战,美国态度坚定并进行接触至关重要。美国国防预算自动减支将对亚洲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持续下去,可能导致美军在帮助塑造并抗衡中国崛起方面力不从心。增加战舰部署是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军事支柱,自动减支计划或抵消军舰增加所产生的影响。
《中国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Jeffrey A. Bader2月11日发布。文章表示,有些国家的世界观和外交政策会随着领导人的变更而出现剧烈的波动。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是该国国内外战略和战术背后的主要驱动力。
显示 30778 条中的 30461 到 30480 条结果
孟加拉国首都举行“欢乐春节”庙会
镜观世界丨格林纳达风光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神木:一座西部贫困小县如何登上全国“千亿县”榜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