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中国的地方政府收入开始面临下行风险。本文回顾了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和税制改革,并对财政转移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在一定程度上,财政转移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指定用途的财政转移有此功效,而一次性划拨的财政转移则没有。
12月20日,李克强总理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五次领导人会议,提出打造中国-东盟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升级版,进一步深化次区域合作机制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地位。中国东盟“双边、次区域、‘10+1’三位一体的合作格局成型,为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保障。
三年一次的中国与非洲合作(FOCAC)论坛汇集了双方高层领导人,这是与欧盟-非洲首脑会议不同的地方。从15年前,中非合作论坛首次在北京召开以来,中国和非洲大陆之间的关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
对于低碳投资的驱动力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那些可以未来加速这一投资发展的因素。
从中国本身的角度来看是不可接受的,在中国发展和援助很少被作为相关的双方被提及。相反,在中国人的思维定式中,到今天为止,国家发展和外援似乎是两个不相关的问题。
无论是本币贬值,还是股票市场暴跌,来自中国的经济新闻似乎总是负面的,更不用说天津的爆炸事件。
此次调查分析了是什么推动中国在中亚、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政策,确定中国的总体战略,考察了中国在该地区的活动范围,并评估了其对美国的影响。
新报告是2010版的“清醒、专注和简约的续集”,与5年前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战略类似,再次强调了“战略克制”的重要性,这可能是奥巴马政府最为重要的对外政策遗产。马赞尔称,该战略拒绝指认中国为美国未来的主要威胁,反映了这种“战略克制”,因为避免不必要的挑衅是“战略克制”的关键要素。
加图研究所专家Daniel R. Pearson在《中美钢铁对话分析》一文中表示,美国和中国开始进行“双边钢铁对话”,就遏制全球钢铁供应过剩问题,进行讨论。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而美国是世界钢铁主要进口国,同时还是第四大钢铁生产国,因此,双方进行有益的意见交换应该是可能的。
中美两国共建新型的大国关系,是近两年国际广泛关注的议题。许多人意识到,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是多么重要。这不仅关乎着相关国家的民生,也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尽管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人们都对这个新型关系的建立充满期待和美好的祝福。因为世界需要一个崭新、平等,给世界带来安全的大国关系。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可为马来西亚各个方面带来深远影响。机遇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因此马来西亚应采取一系列积极的举措,以抓住机遇和克服挑战。
中国的银行体系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它的资本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接近发达经济体。Borst和Lardy对中国金融体系发展进行了追溯,它不是一个传统银行主导的和国家导向的金融体系,而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以市场为基础的体系。他们分析并概述了必需金融改革的最优顺序,从而对伴随这种演进而来的新风险进行管理。
李克强总理将于6月28日至7月2日赴布鲁塞尔出席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对比利时、法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进行访问。中欧领导人会晤的主要议题是一带一路与容克计划的对接以及中欧气候变化合作以确保年底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成功。
中国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推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和经济举措,它们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他们所在的区域。考虑到中国人提议建立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他们给西方主导的金融机构带来的挑战,华盛顿拒绝了北京的计划。中国人的回应是这些计划是对现有结构框架的理性和重要补充。
本文基于国际物价比较(ICP)项目2011年的数据,采用两种模型估算了人民币的被低估程度,结果出乎意料:2014年人民币已不再被低估。这或许意味着中国的重商主义发展战略即将结束。
李克强总理开始拉美四国行,引起国际关注。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来,中国似乎把精力集中在宣传“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项目实施上,拉美国家似乎有一种被忽略、被冷落、或被遗忘的感觉。而李克强总理的这次访问,恰好及时而有力的证明,中国是如何重视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和友谊。
《中国股市引领标准普尔500指数?》,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Jan Zilinsky2月2日发布。文章表示,最近几周,中国和美国股市之间的收益联动是明显的。在2016年的前两周,上证综合指数累计亏损18%,而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8%。
孟加拉位于亚洲三大经济体中国、印度、东盟的交汇处,且是多方合作的桥梁与纽带,地理位置优越。尽管对孟加拉投资仍存在一定政治风险,但是中孟两国经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互补性强。孟加拉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廉,且政府积极改善贸易、投资环境,积极创建出口加工区、特殊经济区,制定了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随着“中印孟缅经济走廊”建设发展,只要我们做好了风险防控工作,我国跟孟加拉国的经济合作必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中国的经济仍然保持稳定发展状态。
显示 31185 条中的 30681 到 3070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