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国中,没有一个比中国这个第一人口大国更深受"马尔萨斯阴影"的笼罩。在一个以批判马尔萨斯学说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度,出台了一个"两种生产理论",把马克思和马尔萨斯创造性地巧妙结合起来。
英国脱欧后,其对外政策的范围将严重受限。英国外交部和英国政府未来两年将忙于与欧盟总部谈判。由于英国对欧盟的影响力降低,英国作为对外贸伙伴对话者的价值也将降低。
金融危机延缓了储备积累的步伐,2008年第四季度甚至一度停滞不前,但近来外汇储备又开始有所增长。
印度遭遇严重干旱,截至4月底,受灾人数高达3.3亿人。学校停课、火车送水、应急减灾措施也已到位。作者认为,这些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但印度各邦是时候从长远出发进行水量调配与管理了。
《中国住院死亡率和未治愈出院率的决定因素》由Qiao Yu, Yuzhe Wang, Changwen Zhao, Robert K. Crone和 Michael A. Berman于11月24日发布。该研究报告基于中国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医院提供的759,001组住院数据,分析了影响中国住院死亡率和未治愈出院率的因素。
取得绿色增长的一个方式是实行“国家自主贡献”,各国仍持续面临实行绿色增长的多种挑战,各类机构的加入使得多方协调成为必需,而消费者和私营部门相关意识的缺乏也是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商业高昂的环境、社会和人力成本为全行业的改变创造了动能。追求绿色增长事实上是存在经济激励的,绿色增长能够成为一种竞争优势。
中国长时间以来一直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但在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重大转变。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六年中,国际收支盈余降到了GDP的2%到3%之间,但投资的增长弥补了需求的降低,最近几年的投资也占GDP的50%以上。
中国的崛起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受到各种军事和经济因素的制约。中国崛起构成了挑战,美国态度坚定并进行接触至关重要。美国国防预算自动减支将对亚洲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持续下去,可能导致美军在帮助塑造并抗衡中国崛起方面力不从心。增加战舰部署是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军事支柱,自动减支计划或抵消军舰增加所产生的影响。
《中国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Jeffrey A. Bader2月11日发布。文章表示,有些国家的世界观和外交政策会随着领导人的变更而出现剧烈的波动。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是该国国内外战略和战术背后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的食品安全困境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丑闻之后,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已经屡见不鲜。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可以看作是中国向消费型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转型更加势在必行。提振中国消费信心是经济转型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而广之,它还是全球经济稳定的因子之一。/
《中国能否成功实现从工业到服务业的转型》由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Ben S. Bernanke于11月23日发布。文章分析了近日中国经济发展有所减缓的诸多原因,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中国正在努力进行从重工业主导到服务业主导的艰难转型。
中国股市在过去一年中就像坐了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6月12日为止,中国股市市值在过去的12个月中翻了一番,之后又突然大幅下滑,在短短几周中丧失了三分之一的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政府进行大力管控后,股市企稳回升,重新涨到了12%。
2006年18个亚洲国家签署了《亚洲铁路网政府间协定》,在韩国共同确立了泛亚铁路网计划,其中的东盟支线起止点为昆明与新加坡,因为途经多个国家而被称作(狭义的)泛亚铁路。“一带一路”推出后,又成为“五通”建设的一个标志性工程。泛亚铁路东盟支线的起止点为昆明与新加坡,其中昆明与曼谷之间包括东线、中线与西线。经老挝到曼谷的中线最短,经缅甸到曼谷的西线稍长,经越南、柬埔寨到曼谷的东线最长。从距离、沿线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稳定度等角度考虑,中线是最佳选择。
在所有行业的“去库存”运动中,房地产的去库存化是最热的。去年初,全国房地产市场库存周期达到14个月左右的高位。管理层意识到库存问题的严重性,在经济工作会议中定调“房地产去库存”,列入2016年重点工作。大白话说,就是把多建的房子多卖一些出去。
考虑到"一路一带"沿线国家对资金的需求这一现实问题,中国政府将力所能及地提供必要的支持,比如启动基金等,我们用这部分的基金当做种子基金用,来撬动其他方面的资金来源,包括项目所在国自己力所能及提供的一部分资金、其它民间资金等。
供给侧动力可以概括为“三大发动机”,即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对应着改革、转型、创新三个方面。其中,制度变革是指改革,结构优化包括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等,要素升级表现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基础设施升级以及各种要素的信息化改造等。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心是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上非洲战略,促进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非洲。“一带一路一洲”战略将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造血”机制,同时有利于中国自身。落实“一带一路一洲”战略需要中国企业提高素质,同时需要政府集中力量,可考虑成立对外发展合作部。
推动亚欧金融合作,对亚洲和欧洲实现强劲复苏、促进跨区域经济合作、重塑经济发展活力,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亚欧金融合作,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系统整体效率,为亚欧之间持续扩大贸易和投资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2015年9月30日至10月6日,笔者与宁夏卫视《解码一带一路》节目组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这三国采访一周,走过比什凯克、塔什干、撒马尔罕、苦盏和杜尚别等5个城市,穿越费尔干纳谷地、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探求中亚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了解这一宏伟愿景的现实空间。
针对输出中国优势、优质产能,梁海明提了六大建议:打造“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打造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区块链系统;进一步展示产品、技术和形象,构建营销网络,扩大市场份额;积极利用外部力量;创新商业运行模式;打造智谷。
显示 31612 条中的 31061 到 3108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