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中国要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与扩大内需,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与国际化,必由蓝海战略"海上丝绸之路"、陆权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战略相辅相成。
中国“新常态”在本质上是一个从传统的稳态增长向新的稳态增长迈进的一个“大转换时期”,与发达国家“新常态”近年来所言的“危机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具有很大的差别。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腹地,西部、北部与东部同哈吉塔三国相邻,南部邻国是土库曼斯坦与阿富汗。由于这五个邻国也没有出海口,乌兹别克斯坦是远离海洋的"双内陆国"。
在评论家们的眼中,为了应对中国外交的大动作,印度除了交好域外大国之外,还正在自家所在的南亚次大陆"扎紧篱笆"。一方面,印度要增强与区域内日益为中国的强势经贸能力所吸引的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关系,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孟加拉国这三个拥有众多中国投资的国家;另一方面,莫迪政府则在认真考虑再次推动起能够深化区域一体化的地区安全机制--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以对抗在其眼中隐然成形的以中国为主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圈"。
滕建群分析,按照美国的出口限制,除了管制规定,不可能向社会主义国家、敌对国家出售武器装备,但是最近几年,奥巴马已经打破这个戒律,开始跟越南讨论出售所谓的非杀伤性的武器系统。现在看,杀伤性武器系统也会列入到美越之间的军事合作中,已经没有所谓的武器出口限制问题,而更多的美国是为了自己在东南亚战略需要,宁可把这个戒破掉,也要向包括越南在内这些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武器装备或者出售武器装备。
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这两天引起的议论很热烈。有人说,英国脱欧意味着全球化遭遇严重挫折。在下这个判断之前,英国脱欧跟全球化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有必要先做一个分析。
亚欧分别是实现“一带一路”构想的两大动力引擎,“一带一路”共建为亚欧合作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是亚欧会议重新焕发活力的重大机遇。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希望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使亚洲与中东、欧洲和非洲国家共同实现更高的增长、更好的人类发展,并增加贸易和投资。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并从现有的亚洲区域合作计划中提取了经验教训。
巴西的经济和政治长期以来都是在玩火。现在,全球都在冒着引火烧身的风险等待巴西自行解决该国的危机。巴西的经济危机与西班牙在2009年-2012年经历的经济危机有许多共同点。
与西方的地缘政治冲突迫使俄罗斯当局加快强化俄罗斯的经济主权。一场高调的进口替代运动是这项努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俄罗斯获得更多经济主权的方式之一是实现经济多样化,不再依赖石油与天然气出口。不过,为了实现进口替代目标而分配的财政资源量相对较少。如果石油价格上涨,该国的进口替代决心将受到考验。
《TPP对美国的战略意义》,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专家John J. Hamre 4月20日发布。文章表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将引领美国联合更多志同道合的国家,致力于加强亚洲地区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建设。TPP是一个全面、高标准的贸易协定,把12个亚太经济体联合到一起,这些经济体占全球40%的GDP。
《2011年革命后埃及经济滑坡》由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专家Mohsin Khan和Elissa Miller于6月17日发布。2文章承认,改造经济以满足埃及民众的愿望会困难重重,也会耗费时日。但为了让埃及成为一个由私营部门主导的繁荣的经济体,为所有公民提供就业
专家学者们均谴责特朗普未能迎合美国的少数族裔和女性。这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在这方面有很大问题。
随着英国退欧余波的漾开,其对亚洲的影响难以评估。但这一影响应当是温和且可控的。作为回应,亚洲应强化其区域金融安全网。
外交关系协会专家Alyssa Ayres在《美印关系》一文中表示,外交关系协会(CFR)独立工作组研究发现,如果可以维持当前的经济增长率,未来二三十年,印度可能成长为另一个10万亿美元规模的经济体。
印度政府与社会应设立新机制促进本地社区与非洲人的的相互理解。莫迪此次访问需向非洲国家表明印度有志于与非洲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促进持续性发展、安全和两地人民的和睦。
巴基斯坦具备一切成为亚洲经济之星的条件。这个国家资源丰富,与中、印这样庞大的经济体相邻。更重要的是,该国的人口结构年轻,充满活力。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储殷在参加百人论坛专家峰会时指出,“一带一路”中的三大领域可以更好地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他同时呼吁实行旋转门机制,从而吸引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
美方应真正倾听中方的声音,并基于中方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而不是中方应当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给予回应。
中国政府在推动“重”项目走出去的同时,也应该多考虑“轻”项目,更积极推动诸如影视、美食文化、中医药、现代农业和日用品等相对比较“轻”的产业走出去所谓“一带一路”的概念,取自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跨境商贸拓展――“丝绸之路”。然而,古代丝路上中国对外输出的产品很“轻”,主要是丝绸、茶叶和陶瓷等,如今在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率先走出去的产业却都很“重”,如高铁、核电、航天科技和港口等。
显示 32157 条中的 31181 到 3120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