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瑞士和美国三个发达国家的房产市场和住房政策在制度设置方面大相径庭。英国的特点是财政集中和极其僵化的规划体系。这一特点使英国的住房供应完全无法对住房价格的变化作出回应,并导致对城市发展的高度限制、严重的房价承受力危机、以及住房短缺。
2015年12月在巴黎达成的减排目标实际上并不明确,也几乎不算太有抱负。亚太大国承诺减排却继续施行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增长战略,巴黎气候协议的达成怎样才能令亚太发生根本上的改变?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已批准了向菲律宾贷款 6亿美元,以鼓励菲律宾政府吸引更多的私营部门投入急需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第一轮贷款为3亿,主要用于支持基础设施方面的公私合营项目。第二轮贷款数目同样为3亿,用来促进政策的变革,深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以更多地释放长期私人投资的潜力。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与法国开发署负责向私营部门提供融资的分支机构经合促进公司(PROPARCO)签署了一项非融资性风险参与协议,以资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远东宏信有限公司(远东宏信)为清洁能源公交车项目提供融资租赁。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NRCMS)。该国家健康保险方案旨在解决农村地区高额的医疗保健支出问题。随着2008年该制度的快速实施,该医疗保险制度在2009年已经可以覆盖中国100%的县,并将共计8.33亿人(目标人群的94%)纳入在内。这一成就使该制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保险计划。
伊朗古代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和交汇点,在沟通东西方贸易过程中,伊朗人起着“中间人”作用。据记载,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时,被委以重任出使西域的张骞派其副使访问了当时被汉朝称作安息的伊朗,安息王以2万骑兵列队迎候的隆重礼仪接待这位汉朝使者。此后历经东汉至唐朝的不断开拓,形成了从大唐之都长安出发,西出阳关,通过河西走廊,经过伊朗直至欧洲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之路。
中国对非洲事务参与不断增加,对其开展的开发或发展活动的程度产生了热烈争论。脆弱国家治理方面,中国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然而,这些争论往往泛泛而论,脱离了非洲机构。本政策简报需要仔细调研了卢旺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中国的政策与实践之间有巨大的差距。
与中国国内经济迅猛发展并行不悖的是,其作为世界大国和新兴国家在全球发展参与度上的日益提升。/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专家Dirk Willem te Velde、Phyllis Papadavid和Maximiliano Mendez-Parra在《英国退欧与发展:将如何影响发展中国家?》一文中表示,英国退欧将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实际和潜在的经济影响。无论英国是否真正离开欧盟,英国退欧都将对发展中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自从世界银行创建以来,过去70年间,多边开发银行(MDB)在支持经济发展,打击贫困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人认为,世界银行和区域多边银行太呆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弄清楚未来MDBs机构面临的挑战,本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他
文章首先提出两个问题:中国和美国能够通过正式磋商就网络空间规则达成有意义的成果吗?如果能够展开有意义的磋商,在哪些领域有可能达成协议?
近几十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稀土资源开采,加工,以及稀土衍生产品制造国。中国的垄断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其丰富的地质资源,尤其是“重”稀土在绿色能源和军事技术方面的应用越来越重要。然而,中国快速的产业整合已经获得了不公平的政策支持,诸如补贴国内生产者以限制出口。/
2014年,中国悄然超越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新型大国伙伴关系”到底应该如何定义,中美两国之间似乎仍然存在分歧。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以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和中国必须意识到,在合作中加强世界秩序的稳定,是衡量“新型大国伙伴关系”时绕不过去的一项指标。
美国需要降低,而不是加强它对中国的对抗程度。美国在试图保持其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首要地位的进程中,正在侵入南中国海和其它地区(这些区域在逻辑上对于中国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美国)。作者认为,这样的战略或造成美国迫于压力,进行羞辱性的撤退,亦或者是造成一场灾难性的军事冲突。
《中国的挑战:扩大市场与减少政府管控》由加图研究所研究员James A. Dorn12月3日发布。报告探索了中国的市场与政府之间紧张关系,分析了中国在迈入“自由私有制”进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并借用传统中国文化进行分析,试图进一步理解自由和限制国家管控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和谐上的重要作用。
阿联酋总面积83600平方公里。阿联酋本国人口较少,外籍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8.5%,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国。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总体来说,阿联酋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潜力均不错,国内政治较为稳定,社会和文化相对开放。阿联酋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阿联酋地处欧亚非结合处,是重要的转口贸易所在地,辐射面非常广,已与16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其完善的港口海运设施和便捷的航空中转路线,为阿联酋发展贸易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中国债务,特别是公司债的飞速上升引发担忧:中国是不是难以避免银行危机,这是否会进一步降低经济增速,对全球经济造成很大程度的负面外溢效应?这种恐惧是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一些投行近期的预估,预估显示,最近一些年新增贷款的相当一部分已经进入国有公司,导致生产过剩,利润率变负。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稳定外需的同时亟待开拓内需;国际经济治理结构中的多元化趋势增强,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变革国际经济秩序。
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服务业水平快速增长,这是一个内部平衡正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最积极的指标。在名义上,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占GDP的水平从2010年的43.2%上升至去年的46.1%,超过了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同样,消费占GDP的份额也从48.2升至49.8%。而实际上,再平衡进程比这些数据显示的要慢得多。
显示 31586 条中的 31201 到 3122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