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年来奉行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把中国与国际秩序“绑定”,其着眼于加强而非颠覆美国的权威。而中国的对外政策变化表明,它决定有选择性地采纳和塑造国际秩序中符合其利益的方面,同时规避不利方面。这证明中国对大国行为规则的洞悉比西方战略家预料的更为敏锐。
美国兰德公司国际问题高级分析师蒂姆?希思的文章称,中国日前决定将与周边国家关系提升至比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关系更重要的地位,反映出外交战略的重大转变。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对西方干预其利益的容忍度可能降低,对维护核心利益更加自信,并对改革现有国际秩序提出要求。
油价下跌已经对世界经济局势带来深远影响,也将影响地缘政治。沙特和其他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官员的声明显示,低油价会成为趋势,在60-95美元甚至更低区间波动的油价会延续到2015年甚至更长时间。
《中国需要扩大外交朋友圈》,加图研究所研究员Doug Bandow4月27日发布。文章分析了正在崛起的中国与朝鲜、巴基斯坦、赞比亚、泰国、俄罗斯等国的关系。作者认为,鉴于中国当前的国际实力,它即使不需要正式的军事盟友,也需要更多的朋友,但中国已经发现金钱也不能保证真情。
奥巴马政府很自豪的最终确定了12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国家,这是可以理解的。通过大幅减少贸易壁垒,这一新措施肯定会扩大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前景。事实上,专家推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可能是一个富矿,尤其是对越南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来说。
美国比以往更加深入地介入到中国与其邻邦在南海的领土争端,这尤其表现在中国与菲律宾的争端上。而且近年来美国对菲律宾的无原则的偏袒加剧了中菲关系恶化,这是美国战略上的愚蠢行为。保持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并防止这个崛起大爆发冲突是美在 国战略上的愚蠢行为。保持与中合作关系,并防止这个崛起大爆发冲突是美在 国战略上的愚蠢行为。保持与中合作关系,并防止这个崛起大爆发冲突是美在 国战略上的愚蠢行为。保持与中合作关系,并防止这个崛起大爆发冲突是美在 国战略上的愚蠢行为。保持与中合作关系,并防止这个崛起大爆发冲突是美在 国战
中国倡议的亚投行在筹备的关键节点上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阻挠亚投行的小动作则接连遭遇抵制。在国际舆论看来,前者代表着中国外交战略的成功,后者代表着美国重大战略失误。更有舆论认为,这是中国向美国的国际主导地位发起的挑战,中国正在改变世界格局、重构国际秩序,俨然已成为“领导型大国”。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Simon Johnson在《英国退欧,美国从中受益还是受害?》一文中指出,英国投票退出欧盟已经动摇全球金融市场,英国中短期经济增长前景被严重削弱,而且此事对欧洲其他地区也将产生负面影响。
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快速地站立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其一举一动都在成为聚光灯的焦点。尽管有不少预言,中国的经济总量在未来十年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即便这种假设成立,中国在经济质量特别是综合实力方面,都很难全面超过美国,对于这一点,中国的有识之士应该都有着集体性的共识。因此,在未来至少20年时间里,中国国际战略的核心内容应该就是如何当好世界第二。
中国的银行业长期以来被国家垄断着。而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银行业中更多的私人投资,是一个进步的标志:对中国消费者和长远的经济生产率的提高存在潜在益处。
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今日登场,看点颇多。中国政府近年来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与欧盟建立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新任欧盟领导人容克去年底也提出一份旨在重振欧盟经济的欧盟投资计划――容克计划。中欧发展战略如何对接?欧方如何回应“四大伙伴”倡议?这些都值得关注。
去年11月,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迈出了史无前例的一步,提出到2020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中国,除了一些重要的特例外,市场决定了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这些特例的价格始终在政府的控制之下,例如石油、天然气、水、电的价格,以及银行存款利率。如果将这些商品的价格改为由市场决定,那么这将减少大量的过度投资和浪费,从而优化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介绍一种分析框架,这种框架以半年为基础,追踪了能源、水和资本的价格体制改革。
"一带一路"战略是开放包容的合作框架。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期,应积极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通过"一带一路"促进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交往互鉴,同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机会。
自2005年起,人民币投资者在最低波动率水平下实现了25%的回报。这一点尤其引人注目,因为虽然其他资产绝对收益高于人民币,但经过风险调整后人民币的回报率最高。投资者能够预期的不仅是低波动性,同时还有长期的正回报,因为官方政策正引导中国货币走低(同时也变得更强势)。在过去的五年中,这导致了对人民币的巨大需求。不幸的是,对投资者来说,由于存在着严格和有效的资本管制,人民币并不易获得,并且更重要的是,不能自由兑换。然而,随着离岸人民币和人民币离岸价市场的到来,投资者能够利用所谓“单向投机”的手段。正是外国投资者
2015年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真正引起全世界关注的一年。而对于韩国人来说,年初两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这一年的中韩关系也继续向好。
中国过去四十年的骄人经济改革记录实施的缓慢平稳。中国战略的另一关键方面是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人们普遍认为,在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一直是意识形态和复杂性问题的混合。
巴林作为海湾地区经济开放程度最高的较发达国家,巴林的投资环境良好,是中国打开海湾地区市场乃至通向非洲的重要门户。总的来说,中国与巴林两国关系正处于机遇期,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巴林政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相契合,两国在金融、旅游、通讯等众多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现在正考虑把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的一篮子货币,并且会在年底前作出最后决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应该欢迎把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历史会证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SDR的这一看似微不足道决定的正确性,从长远来看,这会成为西方世界的一个福音。
以色列国地处亚洲西部,西面和南面分别被地中海和亚喀巴湾环绕。陆上接壤或临近的国家有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等。以色列自然资源贫乏,气候属于地中海式气候。以色列建国于1948年,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总体来说,在中东地区国家中,以色列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小。政府更迭平稳,且政策连续性好。现任政府在法定任期内垮台的可能性较小。2014年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以色列商务环境在全球排名第40位,属于在中东地区开展商务活动的首选之地。
围绕刚刚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本文分析了中美双方各自的关注点,以及本次 对话的主要议题,并就双方如何推进对话效果提出了建议。。
显示 31586 条中的 31521 到 3154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