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全世界未来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分水岭,许多标志性的事件在这一年中发生,12月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给予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机会以应对本世纪最大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巴黎签订的综合气候协议是一项宏伟的任务,其成败由一系列重大因素决定,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足额的资金支持。
在过去的几十年,非洲与中国和英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然而,尽管在“亚洲四小龙”以及最近中国的崛起过程中,经济开放,贸易和投资与减少贫困之间关系密切,但是这一联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表现的并不清晰。
《中国大胆新颖的计划会推动巴基斯坦进步吗?》由英国国家发展研究所专家Chan, S.于6月10日发布。
本文通过对页岩气带来的风险和机遇相关最佳技术,科学和工程文献的分析,探讨了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抓住机遇,缩小风险。
近几十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稀土资源开采,加工,以及稀土衍生产品制造国。中国的垄断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其丰富的地质资源,尤其是“重”稀土在绿色能源和军事技术方面的应用越来越重要。然而,中国快速的产业整合已经获得了不公平的政策支持,诸如补贴国内生产者以限制出口。/
中国股市在过去一年中就像坐了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6月12日为止,中国股市市值在过去的12个月中翻了一番,之后又突然大幅下滑,在短短几周中丧失了三分之一的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政府进行大力管控后,股市企稳回升,重新涨到了12%。
本文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也即是广为人知的央企改革,面临的三大挑战:第一,确定什么时候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校准失衡的高管激励机制;第三,克服企业内部存在的复杂问题。
布鲁金斯学会专家David Dollar在《特朗普与中国》一文中表示,与中国的贸易导致美国制造业出现失业问题,并给美国蓝领工作工资施加了下行压力。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两个政党的竞选运动正在努力应对它。
在美国和中国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见证下,Eswar Prasad 讨论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可持续发展以及十三五经济发展计划优先重点进行了讨论。在过去一年中,中国的GDP增长已经显著放缓,生产者价格指数持续下跌,经济活动的其他各种指标减弱。
最近,国际社会更加关心的是中国南海问题及其中国在其中起的不稳定因素,但中国与欧洲的贸易投资伙伴关系却是另一番景象。李克强总理在6月和7月对欧洲的访问提醒着国际社会,尤其提醒着美国:中国并非只能通过减少本地区国家安全问题来维护中国国家利益。
中国改革开放已过去几十年时间,国际形势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思想和措施已不符合当下。中国要想更好地发展,就要进行全面改革,迎接挑战。
中文摘要:《美国对朝新一轮制裁与中国的应对措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Jonathan D. Pollack2月2日发布。距朝鲜发起最新一次核爆四周,美国对平壤的战略基调清晰,方向明确。美国对平壤战略进行了修订,从而让朝鲜为其持续发展核武器付出一定的代价。
布鲁金斯学会专家Michael E. O'Hanlon在《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中国与美国(增补篇)》一文中表示,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一周之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表示,如果中国再次对黄岩岛提出领土要求,那么美国必须在南中国海采取行动。
第一,加强对资源领域的管理,包括与之相关的跨境合作;第二,东南亚地区的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可互相协调合作,为印尼提供金融支持;第三,新加坡和国际社会可通过跨国能力建设项目合作帮助印尼各省的民众预防并控制火灾。
鉴于中国的股市在经济中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最近出现的中国股市泡沫不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太大影响,但对政治方面的影响却是很大的。面对中国股市泡沫,中国政府近乎慌乱地对其进行管控。一些对此抱有消极态度的人认为,这次的股市问题再次证明,由于房地产市场过度扩张和债务水平不断攀升,一场金融危机不远了。
上周,作者参加了在亚洲举行两场G20会议,中国是2016年该会议的主席国。作者的观点是,全球经济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联系越来越紧密,并且面临着大量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并非是一个国家的力量能够独自解决的。
《中国核工业雄心走向全球》,外交关系协会研究员Elizabeth C. Economy1月27日发布。2011年福岛核灾难之后,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主席Laurent Stricker提出,“过度自信”可能破坏核电站的安全性。
《中国面临的G20挑战》由外交关系委员会于6月发布。2016年4月6日,莫利斯・格林伯格地缘经济研究中心和亚洲全球研究所在香港召开了一场研讨会,吸引了20多位学者和市场人士参会评估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面临的议程、并探讨为何二十国集团近些年达不到人们预期以及中国主办2016年峰会是否会提供复兴机会。
文章首先提出了一个观点: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指标,中国贸易表现疲软,中国经济表现比宣传的要弱,因而中国有可能通过人民币大幅贬值推动经济增长。但是通过仔细阅读相关数据,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楼市显然处于一个调整期。正如我们在前一篇文章中显示的,价格陷于负增长,所有的迹象表明,未来楼市将进一步疲软。这就引出了中国长期所谓的进行调整,但是始终由于避免中国经济硬着陆,是否会进行实施。
显示 32163 条中的 31541 到 3156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