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协议:中东核扩散的前奏?》文章指出,全球防止核扩散制度已经相当有弹性,过去25年中没有新成员进入核俱乐部。但观察人士认为,这种局面可能会改变。我们有可能步入“连续扩散”期,尤其是在中东地区。
九州高铁对经济的作用常常引发争论。通过使用倍差法,并将铁路沿线地区税收与其他未收铁路影响地区的税收进行对比,作者评估了九州高铁对九州地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九州快速列车与广岛、大阪等大城市的连接对地区税收有着正面影响。
从自然灾害中恢复是艰难的,但有朋友和邻居的帮助就容易多了。两个多星期前,作者在走访汤加王国一个被气旋温斯顿袭击的偏远群岛――瓦瓦乌――时,目睹了当地的重建。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1次缔约方会议上,非洲开发银行(AFDB)、亚洲开发银行(ADB)等机构11月30日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加快努力以减少交通废弃排放,必须采用更多行动来加强交通运输方面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
亚行的旗舰性年度统计出版刊物《2015年亚太地区关键指标》中一篇专题文章指出,亚太地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970年到2010年之间几乎翻了一番,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素养,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是,这并不足以培养足够的技术工人,仍然满足不了当前和未来的人才需求。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在北京主办了一场为期两天的论坛,以探讨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下水资源的各项创新措施和技术。//中国许多地区都面临地下水资源枯竭的问题,尤其是干旱少雨的北方地区。
作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及区域经济大国,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可能会对周边经济造成巨大的溢出效应。利用多领域全球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本文对中国经济放缓对亚洲新兴经济体通过贸易联系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
11月12日~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缅甸,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进一步阐述中国对东盟和东亚的政策,强调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指出中国与东盟要“规划大战略”,也要着手解决“具体问题”,显示中国对经营与东盟的关系更加自信,期待与东盟国家一道推动地区发展,打造繁荣、稳定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如果说,希腊危机由于2015年1月就职的新政府拒绝了大胆的市场化改革而加剧,那么,中国近期股票市场的动荡是由过于大胆的市场化改革引发的,这两种情况形成了明显对比。
这份新的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报告,对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一个有影响力的角色,发挥的日益重要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从中国本身的角度来看是不可接受的,在中国发展和援助很少被作为相关的双方被提及。相反,在中国人的思维定式中,到今天为止,国家发展和外援似乎是两个不相关的问题。
无论是本币贬值,还是股票市场暴跌,来自中国的经济新闻似乎总是负面的,更不用说天津的爆炸事件。
此次调查分析了是什么推动中国在中亚、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政策,确定中国的总体战略,考察了中国在该地区的活动范围,并评估了其对美国的影响。
新报告是2010版的“清醒、专注和简约的续集”,与5年前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战略类似,再次强调了“战略克制”的重要性,这可能是奥巴马政府最为重要的对外政策遗产。马赞尔称,该战略拒绝指认中国为美国未来的主要威胁,反映了这种“战略克制”,因为避免不必要的挑衅是“战略克制”的关键要素。
加图研究所专家Daniel R. Pearson在《中美钢铁对话分析》一文中表示,美国和中国开始进行“双边钢铁对话”,就遏制全球钢铁供应过剩问题,进行讨论。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而美国是世界钢铁主要进口国,同时还是第四大钢铁生产国,因此,双方进行有益的意见交换应该是可能的。
中美两国共建新型的大国关系,是近两年国际广泛关注的议题。许多人意识到,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是多么重要。这不仅关乎着相关国家的民生,也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尽管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人们都对这个新型关系的建立充满期待和美好的祝福。因为世界需要一个崭新、平等,给世界带来安全的大国关系。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可为马来西亚各个方面带来深远影响。机遇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因此马来西亚应采取一系列积极的举措,以抓住机遇和克服挑战。
中国的银行体系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它的资本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接近发达经济体。Borst和Lardy对中国金融体系发展进行了追溯,它不是一个传统银行主导的和国家导向的金融体系,而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以市场为基础的体系。他们分析并概述了必需金融改革的最优顺序,从而对伴随这种演进而来的新风险进行管理。
李克强总理将于6月28日至7月2日赴布鲁塞尔出席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对比利时、法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进行访问。中欧领导人会晤的主要议题是一带一路与容克计划的对接以及中欧气候变化合作以确保年底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成功。
显示 31828 条中的 31721 到 31740 条结果
山东港口青岛港外贸航线数量持续增加
上合学子 天津访学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