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证明,澳大利亚政府有关资助语言教育的承诺往往是一张空头支票。良好的语言技能将帮助澳大利亚未来的决策者在触及中国问题时能够批判性地思考,而不会引发像膝跳反应那样的害怕和警觉。
前瞻性的看,2016年可能这个市场将会表现出愈益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因为系统性的机会,前面的领导讲的时候也提到了,我们过去一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可能是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大家研究的案例,所以这些大的变化,这些戏剧性的变化短期内不大可能再发生,市场将更多的表现出这种慢牛行情的可能性更大。
近日,由广西社科联、广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西民族大学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在南宁召开。来自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专家学者6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民族文化多样性与‘一带一路’建设”主题,就“中国-东盟民族历史、文化与民族问题”“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议题展开研讨,进一步加深了了解和互信,形成了共识。
组成亚投行的57个经济体中,其利益诉求不一。
研究是智库的主业,创新是智库的灵魂。智库,不仅要有古今中外的视野,而且要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不仅要在国际思想理论竞争中显水平,而且要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出实招。针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黄剑辉院长提出了几点认识。
中国“新常态”在本质上是一个从传统的稳态增长向新的稳态增长迈进的一个“大转换时期”,与发达国家“新常态”近年来所言的“危机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具有很大的差别。
说起北京,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首都”。不过,“政治中心”却不能概括这座城市的全部。作为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与当今世界的中心城市之一,北京积累的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可谓“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新兴文化色彩斑斓”。
中国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际劳工组织公布《国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报告》中披露了当下国际就业形势:2014年,全球共有2.01亿名失业人员,比金融危机爆发前多3100万人。2015年全球失业人数预计要比2014年多300万人,未来4年将进一步增加800万人,数据令人震惊,这为全球各国政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对中国智库的工作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76万辆;而在2014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增至7.48万辆,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量37.9万辆,同比增长3.5倍,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市场。
如何满足人类真需求是做人工智能的重点,而非沉迷“炫技”。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与其沉迷在模式、平台、入口等“战略性热词”和五花八门的人机竞技,企业或许更应该思考怎样满足人们和市场真正的需求,帮助人类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将提交一份关于人工智能的提案,希望能集国家力量和军队力量做一个大的人工智能项目,名字叫"中国大脑",一个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机集群,作为一个基础设施,让不同部门单位如科研机构、大学、企业乃至个人创业者,都可以到这个平台上来做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
“一带一路”要做什么?我认为,“一带一路”最重要是盘活中国国内资源,在前期战略设计已经铺开的时候,尤其2016年以后,我们更应该注重利润,注重结构的合理性和优化性,注重对国内边疆城市的带动作用。在全球资本要素往美国流动,周边战略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包括新兴国家周边出现波动,我觉得“一带一路”要有适当的收缩。“一带一路”应该适当把嗓门放低一点。
中国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引领人类社会的“共同现代化”。首先,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能力引领沿线国家的共同现代化。第二,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不同形式合作伙伴关系,有能力与发达国家在沿线国家开展三方国际合作。最后,重要的一点是,中华文明具有的巨大包容性、兼容性,将引领人类社会的“共同现代化”。
李向阳表示,首先,在双边关系上,“一带一路”和TPP未来的互动将决定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走势。“美国官方已经明确说了,TPP意味着中美双方在亚洲乃至在全球领域规则制定权之争”。第二,在区域层面上,李向阳认为,TPP对RCP有明显替代作用个,但“一带一路了”比较中性。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实施近3年来,开局良好,已取得一系列收获。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的有力途径,它开启了“共赢主义时代”,开创了互利共赢、非零和博弈的新模式。
“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把最好的产品拿出去,比如高铁、智能电网、IT、无人机、高级计算机等产品,要能够让“一带一路”和周边国家实现共享。” 7月8日,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充分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定下一个清晰的发展目标,促进一带一路“走出去”,实现各国之间的共享繁荣发展。
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法治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正处在重要关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成为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11月8―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承办的“依法治国与法治中国”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出席会议。
在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的今天,中国逐渐成为强国。中国今天所面临的地缘政治和国际形势,既要求中国“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追求国家利益,同时也要求中国必须承担起作为大国的国际责任。
谈一谈发挥融资协调效应,推出“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六点看法,目前大家对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给予了期望,商业金融机构肯定是主体地位,只有在市场失灵的时候,开发性金融机构才起到有效弥补市场失灵,或者政府失灵的时候,他发挥作用。如果以为亚投行就能搞定所有的“一带一路”的融资,显然不切实际。所以我想第一点建议,亚投行的合理定位,应该是杠杆作用,是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首先资金本只有1千亿美元,如果按照资本充足率10%,我们倒推一下,能够撬动的杠杆也就是说一万亿美元。
中国经济在增速放缓的同时,也正在经历艰难的再平衡。2014年三季度中国GDP增速为7.4%,远低于2008-2012年年均增长9.3%的水平,但放在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经济减速幅度明显小于其他新兴经济体。
显示 32131 条中的 31741 到 3176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