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奥巴马总统将成为第一个访问北极圈北极北部的美国总统,此次访问正值多个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活动、会议的展开。近来美国官员对北极地区越来越重视,奥巴马称北极地区为“气候变化影响的前线”。很明显,最北部地区环境变化是奥巴马前往阿拉斯加的原因,另外,国际社会也越来越意识到,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是地区其他地区的2至3倍。阿拉斯加地区水资源、能源匮乏,因此生活成本很高。奥巴马此次阿拉斯加之行,将深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亲自感受气候变化对阿拉斯加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之前,外国政策分析家认为对伊朗进行的经济制裁是一种胜利。这种想法是正确的,2007到2013年的多国制裁发挥了重要作用,迫使伊朗与六国进行核谈判。然而,上月达成的核协议自相矛盾。核协议要求停止对伊朗进行制裁,但又对伊朗核活动进行了更严厉的限制,可见制裁并不是谈判中屡试不爽的筹码。由此来看,核协议的达成能够减低人们对制裁的热情,人们不能高估制裁在解决国际问题中的作用,军事行动有时是必要的。制裁在迫使伊朗进行核谈判方面是十分有效的,但制裁这种手段太过鲁莽,阻碍谈判达成更好的条款。/
就香港的特色而言,在内地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扮演了连接内地和世界经济的桥梁和窗口。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贸易占GDP的比例不断下降,跨境投资基本没有增长,全球经济总体趋向收缩,这对香港是最要命的。如果“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增强跨境经济往来,将有助于提升香港一直以来扮演的中介角色。
“一带一路”沿线的环境保护是一个容易被忽略又绝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提出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实现“五通”的过程,也是中国和沿线国家寻求共识的过程。而生态环境正是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环境遭到破坏,即使经济合作成功了,也难以凝聚民心。历史表明,大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做法,常会直接伤害国民感情,最终也给经济合作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的象征――“龙”,翻译为西方语境中会喷火的邪恶“dragon”,容易被西方理解但也容易遭异化。这背后是文明的道统与通约性问题:外界能否放弃先入为主、自我为中心的认识习惯,以中国语境理解中国。如果中国政府用通用的国际语言来表述自己,将会失去中国特色,也会因为太西方化而受到国人的批评;但完全用中国特色的语言表达,国际社会往往不容易准确、全面理解中国的意思。中国公共外交的这种异化悖论――类比容易理解,但异化;不类比,又无法理解――在“一带一路”翻译中再次凸显。
《美最高法院清洁能源计划的失误》,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Bob Sussman2月12日发布。文章表示,2月9日,美国最高法院下令暂停清洁能源计划(CPP),这一计划要求美国能源行业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这一消息令此计划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双方都感到震惊。法院按照清洁空气法案(CAA)对CPP的有效性进行了全面审查,这一行动的直接影响是终止CPP的执行。这一进程可能需要18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文章认为,即使没有CPP,职能机构现有的减排措施以及不断上升的公众关切将为美国的气候政策提供可行的路径。/
亚洲开发银行拥有50年的专业、经验和效率记录,拥有帮助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面对其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挑战的独特优势。这个地区见证了世界上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减少收入贫困的速度。与此同时,该地区有近5.5亿人生活在每天收入不到1.25美元的贫困线以下,收入差距在该地区的一些国家继续扩大,而生活在这些国家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80%。城镇挑战大量存在、失控的气候变化对持续发展造成威胁,政府统治力减弱也是共同关心的问题。
李绍先表示,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愿在中东地区政治重建和政治经济转型中发挥作用。他指出,中国与中东各国关系友好,把握平衡,不追求“帝国利益”,不干预中东的政治秩序重建。
《欧盟预算的灵活性:是否有限制?》,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Arnout Mijs/Adriaan Schout12月15日发布。这篇来自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的报告,围绕欧盟预算的一个流行新词:灵活性,进行了讨论。灵活性也即是预算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调整的能力。这些不断变化的情况可能以无法预料以及无法控制的事件出现,就好像今天欧盟遇到的移民流动。这份报告讨论的中心问题是:灵活性在未来欧盟预算中的作用是什么?
最近几年,在英国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欧洲怀疑主义思潮一直在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对欧盟机构一些过火行为的关切,再加上缺乏对选民问责造成的。这样关切有根据的,但并不总获得很好的描述。本文概述了那些造成欧盟范围内当前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的一些具体发展状况。然后,从一名德国人,也可能是一名英国人的角度,介绍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具体改革。
关于一个有效的公共部门改革(PSR)方案获得越来越多的共识,通常情况下的政策干预,需要从国际“最佳实践”模式向一个切合的“最适合”模式的转变。这一转变对公共部门改革援助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包括设计、实施和监督领域所必需的政治分析;采用问题的方法;对当地知识体系的利用,兼顾灵活性和实验法的贯穿始终。/
美洲峰会将在4月10-11日召开,此次峰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与古巴关系的巨大变化。对美国和古巴关系的改善的注意力会慢慢的消退,而该地区的注意力将转向其他紧迫的问题。今年的主题是“繁荣与平等:美洲国家合作面临的挑战”,旨在使美洲国家团结起来。2012卡塔赫纳峰会后,离现在最近的一次首脑会议,但是它并未达成一个最终的宣言,三个主要国家的总统没有出席,两个提前离开,这次峰会未来进程依然充满疑虑。
第十四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 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