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近向印太地区值得信赖的国家寻求供应链“友岸外包”。然而,“友岸外包”政策的实施遇到许多挑战。
印度尼西亚目前供应着全球一半以上的镍。在绿色产业政策指导下,该国也成为关键矿产、电动汽车和电池供应链领域外国投资的主要目的地。
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的研究发现,在当前发表的有望支撑未来计算硬件的基础研究中,绝大部分都来自中国。如果这些研究转化成商业应用,美国可能很快就会发现,仅通过出口管制来保持其在高性能微芯片设计和生产方面的竞争优势是不可能的。
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政府必须提高执法能力。政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也须改善公共沟通渠道。
中国的世界级铁路技术已经开始带来地缘政治红利,因为众多跨境线路正在帮助扩大互联互通和加强北京与其地区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
C919在东南亚具有竞争潜力,尤其是对该地区国家的廉价航空公司而言。虽然C919较低的价格颇具吸引力,但航空公司仍会保持谨慎。
美国对金砖国家征收100%的关税是不恰当的,会弄巧成拙,将给全球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关税可能会减少美国与一个国家的双边贸易逆差,却会增加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至关重要的是,缩小美国整体贸易逆差可能无法仅靠美国的政策来实现。
黑山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和国际投资。近年来,很多中国企业赴黑山投资。
加强欧盟单一市场,推进创新,整合气候政策,以及迅速和团结地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是德国和欧盟应对全球挑战的可行方案。
“坦赞铁路是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德国弗赖堡大学的专家蒂姆·扎容茨说,“正如双方经常提到的那样,它是中非全天候友谊的象征。”
欧盟委员会推出“清洁工业协议”(CID),以协调气候目标与工业竞争力。通过整合工业、经济和贸易政策,该协议旨在为清洁技术创新和投资提供一个可预测的框架。
许多人说,虽然中国正迎头赶上,却无法创新。然而,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挑战这一观念。
DeepSeek的成功重新定义了全球人工智能格局,为人们开发成本效益高、开源且侧重推理能力的人工智能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金砖合作机制在中国的推动下蓬勃发展,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
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12月正式发布“全球门户”计划,宣称到2027年要投入高达3000亿欧元用于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基建项目。距该计划出台已过去数年,现在是时候评估其实施情况了。
中国已成为科研领域新的重要强国,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方面超过了美国。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这一势头表明,全球科技等级体系正在发生不可阻挡的变化。
中美在非洲的竞争可能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
不能保障能源安全就意味着美国将失去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
全球安全倡议可将非洲分散的各个安全框架统筹在一起,并为非洲提供资源和外交手段解决安全危机。
显示 31637 条中的 501 到 52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