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现在说传统的中央银行的概念已经瓦解还为时过早,但货币、金融市场和支付系统的变化发展是否会对中央银行的操作以及其实现关键目标(如低通胀和金融稳定)能力产生影响,是必须被纳入考虑的重要方面。
普京在国际媒体面前提醒美国总统,“我们都不希望(石油)价格暴跌,因为消费者也会因此遭殃”,并且如外界预期的那样声称两国可在石油领域开展合作。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之间的首次双边会谈于7月16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此次会谈旨在缓和美俄的紧张关系,但最终未发布联合公报,表明两国存在巨大差异。考虑到布鲁塞尔北约峰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联盟迅速部署更多增援部队的能力的决议,可以判断特朗普-普京会谈目前尚未对联盟东翼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16+1”合作,中国希望在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中赢得欧洲盟友。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努力减少欧盟对中国投资政策和“16+1”模式的怀疑。此外,对美俄关系改善的担忧也使得中国希望与同俄罗斯合作密切的16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公用事业公司在实现瑞士能源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迅速变化的竞争环境,它们也面临着许多战略挑战。向一个更可持续的能源系统过渡所必需的承诺不一定与当地公用事业公司目前的业务相一致。
本文发现,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这样的央行在实体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比人们之前认为的要有用得多。央行或许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和债券,来影响新加坡电信、新加坡凯德集团和丰益等企业的生产率。如果淡马锡公司代表了新加坡对20世纪发展理论的巨大贡献,或许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可以代表新加坡对21世纪的贡献。
日前,在尼泊尔总理奥利访华期间,中国与尼泊尔决定兴建跨境铁路。该项目计划将青藏铁路由西藏日喀则市延伸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项目将分两个阶段进行:修建日喀则到西藏吉隆县全长564公里的铁路线路,以及修建由吉隆县穿越喜马拉雅山到加德满都全长174公里的铁路线路。这将是首条跨越喜马拉雅山的铁路,且此条铁路线可能会一直通往印度。莫迪曾于奥利总理4月访印时宣布,印度和尼泊尔间将修建连接加德满都和印度的铁路。
罗伊研究所发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生Alvin Camba题为《评估杜特尔特治下的中国对菲投资》的文章称,杜特尔特于2016年10月访华时,获得一项大单--中国将为菲律宾提供价值240亿美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和海外发展援助。但是,其中所涉的许多交易最终却被修改或取消。对此,主流报纸的报道称,在杜特尔特执政期间,中国对菲投资鲜有增长。这种批评似乎基于一种观点,即杜特尔特对中国的顺从是出于对中国繁荣的期望。虽然附和者不断增多,但这种批评仍存在一些问题。
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研究所研究员Jagannth Panda发表题为《中国与亚投行之间的印度基础设施发展》的文章称,主题为"助力基础设施融资:创新与合作"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第三次年会日前在孟买举行,印度总理莫迪在会上发表致辞。他表示,为了营造印度和亚洲之间一个可持续的基础设施环境,印度期待"继续与包括亚投行在内的发展伙伴合作"。他同时还赞扬了亚投行的迅速崛起,并表示该行将在加强区域多边主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随着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资企业海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推动着世界经济合作共赢的发展势头,但也面临着世界经济失衡、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及企业自身保护能力不足的考验,因此,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的合规性问题成为当下“走出去”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西欧国家也逐渐意识到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希望能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贸易流通,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基础设施承包商,这是企业走向进一步全球化的契机。
外国资本流动的激增和收缩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使它们不那么波动,从而变得更加有益呢?传统观点认为,当新兴经济体能够以本币计价的债券为赤字融资时,外国资金流动将更加稳定,因为外国人知道,债务国总是能够偿还以本国货币发行的债务。然而,这一直是个错误的论点。
最新研究表明,大幅减税有时使州和地方财政健康状况变得更糟。这是基于将在布鲁金斯学会2018年市政财政会议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州政府减税与债务市场结果”的新论文的发现。
矿业国家政府容易受到投资者为逃避缴税而操纵转移价格的影响。存在的两个主要风险是矿业公司对相关方的矿产出口收费不足,且对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过多。
研究表明,参与实现计划目标需要政府在机构、政策、财政和监测框架中做出重大改变,这些框架有可能产生明显效益,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政策一致性和成本效益等。
美国商业核能产业必须生存下去。如果美国政府和私人企业齐心协力,促使政府和民用核基础设施向前发展,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中美两国应该认真承诺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解决争端,这样它们才能表明自身是全球经济和世界贸易体系负责任的领导者。
从中长期来看,如果不解决腐败问题并加强其官僚能力和国家机构的运作水平,柬埔寨就无法维持其经济增长。深刻有力的政治改革意愿和变革型领导层将决定该国的未来。
天然气行业应该加入欧盟的脱碳努力。在政治上最可接受的、在经济上最可行的方式之一是向现有的天然气网络注入可再生天然气。如果没有具体的政治支持和解决主要由各国天然气质量立法差异所引起的跨国界问题,可再生天然气产量的大幅增加是不可能的。
印度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外交政策体系正在不断取得进展,与韩国日益友好的关系正体现了这一点。随着文在寅2018年7月8日至11日访问印度,韩国成为印度更强大、更有潜力的经济伙伴,新德里的“东向行动”政策得到了充实。
显示 31922 条中的 20801 到 208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