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中欧高层会晤将有助于人们理解,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分歧远不止美国。最终,中国和欧盟将分别在世贸组织向美国的关税发出挑战。在维护多边规则方面,他们肯定会意见一致。但欧盟将坚持依法反制。如果中国产品因特朗普施加的关税而转向欧洲,欧盟可能会再次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采取保护措施。
在17年的国际气候谈判期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建议欧洲征收碳边境税。鉴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其庞大的经济规模以及特朗普政府最近对中国和欧盟加征关税,美国可能是被征收碳边境税的首要目标。
由于缺乏支持改革的政治共识,乌克兰经济和国家的现代化继续以令人不满意的速度发展。本文通过最近的宏观经济数据和改革进展报告对此前的分析进行了更新,认为政治发展是造成改革停滞的原因,且国际社会打破这一僵局的方法有限。
目前而言,美国对中国“中国制造2025”开火,是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计划,以将中国置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短期内,特朗普将对包括欧盟、日本和韩国等盟友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关税,以减少双边贸易赤字。然而,从长远来看,美国需要与合作伙伴保持一致,特别是在安全领域。
本文作者回顾了2018年6月欧洲理事会会议之后,第50条谈判的进展情况,并展望了英国与欧盟未来长期关系的前景。欧盟承诺,如果英国软化其红线,将采取更为积极的方式。部长们必须摆脱对未来海关协定的幻想,创建独立于部长级领导的新本土监管体系以取代之前在欧盟层面上发布的监管体系,并更加关注英国服务业的生存能力。
尽管中央政府做出了一些零星努力,但“印度制造”尚未起飞。本文指出了印度制造业的不确定因素。制造业是一个困难的行业,需要稳定才能繁荣。除非印度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财政环境并培育制造业,否则无法指望“印度制造”真正起飞。
由于数字技术的普及,新闻的获取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和更便宜,新闻消费也空前增长。然而,这些积极的发展也伴随着新问题。作者认为,欧盟委员会目前采取的政策措施是有意义的,但仍然不完整。作者给出对在线虚假信息的政策回应建议。
连接俄罗斯和德国的第二条跨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北溪2号)的建设因政治、能源经济和生态原因而备受争议。德国经济研究所的分析表明,计划中的管道项目“北溪2号”对于确保德国和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并不是必需的。
本文研究了2001-2017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跨境组合资产和负债的发展情况,并介绍了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该地区外国资产和负债的组合迅速增加的状况特点。
德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已经暂停。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已将2018年德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0%。然而,年初经济活动放缓主要是由于临时因素。因此,作者预计经济将在年内恢复增长势头,预计2019年德国GDP将增长2.3%。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最新报告,目前有超过35亿人使用互联网。这大约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但是另一半呢?这种数字鸿沟甚至存在于欧洲的发达国家,欧洲政府正在向高速互联网投入数十亿欧元。社区网络可以帮助填补这一空白。本文着眼于在欧盟和欧洲其它地方建立、维持和扩大社区网络的运作所涉及的挑战和机会。
18年年初世界经济失去了动力,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特殊因素的影响。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已将2018年和201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了0.2%。在发达经济体中,除了油价上涨对总体通胀的暂时影响,产能利用率将继续增加,支持潜在通胀上升。不断升级的贸易冲突对预测构成主要风险。
2018年7月5日,陈东晓院长应邀参加了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上海市政协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进东盟国际研讨会。陈东晓院长在研讨会上作题为“从世界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视角看待中国企业走进东南亚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专题演讲。
日本作为中国重要邻国、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在“一带一路”相关地区经营时间长、积淀深,在地区事务上具有相应影响力,自然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潜在参与方,争取其参与开发“一带一路”市场的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日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中日具备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历史经验、现实需要、合作理念、经济基础和民意基础,但未来中日关系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依旧阻碍了合作。
美国新的预算年度(2019年)将于2018年10月开始,随之而来的是对以色列2019-2028年的多年援助项目,总计380亿美元。然而,新的援助计划的条款更加严格。援助金对以色列国防产业的购买力将逐步下降到零。这对于要保持研发能力和国防产业实力的以色列来说是一项挑战。
据外媒消息,英国女王6月26日正式签署《退出欧盟法案》,废止欧盟法规在英国法律体系中的优先地位,代之以英国国内法。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称,《退出欧盟法案》生效“是英国的一个历史性时刻”。这标志着英国与欧盟的“离婚手续”已走到关键一步。尽管英国内部取得较为一致的共识,但英国至今未能与欧盟就双方贸易协定达成一致。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德国、法国等伙伴开始担心英国“硬脱欧”带来的经贸影响。
巴尔干半岛悬而未决的欧盟成员国和东欧的三个国家(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有很多共同点:地理位置接近欧盟,视成为欧盟成员国为政治优先级,在努力提高自身政治和经济治理以符合欧盟标准和价值观方面做出了类似的努力。欧盟对这两个集团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成员国身份的观点”。
正如中国政府一直以来的定调,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本次发布的两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继续缩短,限制的领域又再度减少,从而使外资准入度内涵提升。随着外商在华投资的产业越来越广泛,所受投资限制越来越少,内外资的投资环境趋同,将更有利于中国营造成为全球资本的集中地。
随着中国的贸易和影响力逐渐扩大,竞逐场可能会扩大至全球。华盛顿甚至在密切关注中国在西方的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令人满意的双边关系?
到2019年,贸易保护政策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增大,而届时财政刺激的影响将减弱。所以,倘若2019年美国接受已摆上桌面的条件,不要感到惊讶。
显示 31922 条中的 20901 到 209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