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确定了中东和北非地区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明显体现出嵌入性的七个领域:(1)石化和重工业;(2)金融服务;(3)物流和航空;(4)轻工制造;(5)高科技;(6)武器贸易;(7)农业和食品进口。
获得私营部门重大投资的前景可能会促使伊朗在协议中坚持自己的立场。本文作者提议成立一家德国私人银行,为此类投资提供便利。如果巴黎和柏林能够就建立一家总部位于德国的伊朗银行的政治支持达成一致,不仅可以挽救伊核协议,而且还可以为各自的商业部门带来大量好处。
在担任俄罗斯总统期间,普京领导俄罗斯对外交政策进行显著扩张。今天人们正在目睹一个全球化俄罗斯的重新出现,其雄心和信心都处于冷战后的最高水平。尽管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叙利亚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军事实力,以及普京的战术灵活性,但在许多方面,俄罗斯仍是一个弱国。
到2030年,新兴市场的液化天然气(LNG)需求可能增长三倍,甚至四倍。然而,21世纪20年代初缺乏新的LNG出口投资带来的供应紧缩将导致LNG价格上涨,并且很可能会限制未来需求的增长,并阻碍目前计划中的一些LNG进口项目的开发。
移民在在海湾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外国人在劳动人口和在一些海湾国家总人口中的优势地位也被视作对国家地位的一种挑战。对于南亚、阿拉伯世界和东非等移民路线另一端的许多输出国而言,向海湾地区移民是千百万人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和经济的构成要素。
北欧国家的直接安全环境以及更广泛国际格局近期的变化给北欧在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的合作带来新的使命感,使区域安全问题成为优先领域。北欧合作必须适应北约和欧盟的政治和体制要求,但顾及和促进共同的北欧利益不应被排除。北欧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合作被放在重要位置,在芬兰尤其如此。
自从以快轨货运列车连通中国与欧洲的中欧班列(CR Express)通车后,货运量已实现了大幅增长,而过去一年的增长尤其迅猛。对于想将中国产品输送到欧洲且有意开发“一带一路”相关市场的公司而言,中欧班列的吸引力与日俱增。随着中欧班列业务的发展,香港制造商和贸易商可以考虑使用铁路作为海陆运输的辅助来为“一带一路”相关亚欧国家的内地市场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为缩小社会保护缺口,亚洲发展中国家社保支出预算平均需增加2%-5%,方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此,该地区的国家可通过三种方式缩小社会保护缺口。
与全球价值链整合、改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和发展创业精神是巴基斯坦贸易政策的主要目标。2015-2018年的战略贸易政策框架中完全被忽视的中小型企业家被认为是高优先级领域。
印度同非洲的贸易、投资和发展合作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不过,印度必须采取更系统的方法让私营部门参与其发展合作计划。
即便没有贸易战发生,世界依然未摆脱困境。美国正在制定另一种工具——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该法案或将扩大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权力,从而限制外资进入美国。如果华盛顿开始阻止更多外资,其它国家或进行反制。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世界为应对气候冲击加剧需进行的四个变化:整合每个部门的适应性;拥护变革性的适应行动;强调解决方案;促进南南合作与知识交流。
在人道主义紧急救援中,人们测试和应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的比率显著上升。这些技术在物理、生物和网络方面的交叉特征对人道主义组织的独立性有所威胁。
尽管大多数水利建设都在亚洲,但非洲的水电潜力最大。作者在文中列出了水电的挑战。由于这些挑战,水电需要漫长且复杂的发展阶段。要想获得成功,开发商必须具备所需经验和对这些挑战全面的了解,并与同样强大且富有经验的伙伴合作。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项目正致力于帮助成员国解决路网问题。成员国计划到2020年修建或修缮7800公里道路,以改善地区交通,其中就包括维持良好路况,新建并翻新道路。
随着中国和其它新兴大国在非洲对西方构成挑战,美国和欧盟必须找到新的方式,从战略上重新定位。在可能的情况下,它们应该是中国正在利用的多边论坛的积极参与者。到目前为止,美国对非洲的政策是不够的,也没有增强美国在非洲大陆和全世界的正统性。
很少有美国人会考虑非洲,并考虑对美国重要的长期机遇。而现实情况是,非洲是世界上一些增长最快的市场的所在地,其作为美国商品和服务未来具有活力的出口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简而言之,如果美国对自己进行战略性定位,那么将从与非洲扩大的贸易和持续的联盟中获益匪浅。作者在文中为美国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提出诸多建议。
俄罗斯已宣布将与土耳其在军备、联合打击恐怖主义和共同能源项目上进行合作。但是,俄罗斯当局的主要目标是削弱土耳其与北约和欧盟的联系。从长远来看,两国的志向会发生碰撞。
热带雨林融资体制(TFFF)是为减少热带雨林砍伐筹措资金的按效果付费的建议机制。该提案将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共信贷而不是仅依赖于海外开发援助。本文概述了按效果付费融资机制的建议融资策略。
显示 31922 条中的 21121 到 211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