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营造更加有利的对外交流环境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契机和平台,跨境电商逐渐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新的网上丝绸之路,并带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如何利用“一带一路”的良好契机,发展我国的跨境电商,是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分析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措施。
纺织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但近年来我国纺织业率先进入发展新常态。在国内,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紧张、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在国际,纺织工业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双重挤压”,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任务紧迫。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提出的全方位开放战略,其中,能源走廊着眼于大宗商品定价权,物流与金融等走廊着眼于贸易投资标准制定权,资金融通则推动人民币地区化国际化,互联网、电网及智能丝绸之路建设则推动形成电子商务世界贸易规则,大力提升中国的制度性国际话语权。
数字平台和技术带来了贸易方式的创新,无论是从早期的线上邮购商店,还是到当今复杂的加密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如何理解这些变化对人们交易方式在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些变化如何融入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趋势的背景,是致力于应对社会挑战并充分利用这些平台为公众谋取利益的政策制定者们主要关注的领域。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行政命令—因一些神秘疾病从哈瓦那撤回所有非必要的美国外交官以及从美国驱逐15名古巴外交官—让美国与古巴的关系看起来很像2015年之前的样子。两国脱离接触可能会限制资源流向古巴,进一步孤立古巴人,并加深该国的社会和经济差距。
本文探究了伊朗在也门存在的真实程度,包括军事和文化方面。本文作者断定,伊朗卷入也门冲突是毫无疑问的,但困难在于区分说辞与实际活动,因为各方都有动机夸大伊朗在也门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伊朗正在援助胡塞武装的观点导致以沙特为首的盟军在也门发动军事行动。
若20世纪可以被称为“跨大西洋世纪”,那么21世纪很可能被称为“跨太平洋世纪”。根据一些预测,到2050年,全球经济活动大部分都将发生在亚洲。军事力量往往随经济力量转移,亚洲国家的国防开支已超过欧洲国家。这些动态都反映出全球力量从西向东转移。
本文作者在文中解释了为何调整经济制裁对于这一重要的外交政策工具达到预期结果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调整经济制裁面临的挑战,并着重于因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而对其实施的经济制裁。作者也解释了为何实现有序的经济制裁应成为一项重要的外交政策目标。
新型和“二手”飞机的价格都急剧下跌。对全球富翁而言,飞机购买交易太划算了,不能错过。对此,人们应感到恐慌。首先,豪华私人飞机很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破坏环境的交通方式。航空业整体正在以可怕的速度破坏大气层。另一个更深层次原因是,这些豪华飞机提醒着人们,因为容忍私人财富的大量集中,社会付出了极高的代价。
本文提出了一种构建方式以显示一个国家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研究发现:(1)不平等的水平和变化都是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驱动因素,影响巨大;(2)相对于收入分配,老龄化在规模和统计意义上的重要性要小得多;(3)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结构转型是经济体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驱动力。
在东亚,中日两国均缺乏安全保障文化,这是加强核设施安全保障的一个障碍。虽然东南亚没有核电厂,但放射性物质已经在该地区的工厂、大学和医院等地广泛使用。为使东盟与中日两国的能力建设合作更为全面,需加强核能方面的人才培育,尤其是发展核安全保障文化。
在未来灾难准备方面,人道主义利益相关者需努力确保他们在运作上的协调。这需要救援人员、民间社会、捐助者、军队和政府间积极分享知识和最佳实践经验。
东南亚经济体极大地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但它们对中国的依赖也导致政治和经济上的弱点产生。如何让这种关系变得更加互惠互利是一项挑战。
如果东盟成员能够缓解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的潜在风险,2030年东盟成员每年可以积累高达6250亿美元。据估计,从2016年到2030年期间稳定东盟成员国经济发展需要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满足这一投资需求一种可能的方式是混合融资。
国家开发银行成功实现“三步走”战略,明确了使命,强化了优势。以2500亿元人民币专项贷款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产能和金融合作为契机,国家开发银行可以配合央行形成人民币国际化协调推动机制,促进区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参与离岸金融市场建设,提高综合营销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加强高端智库研究,对接支付系统,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打造源于中国的全球价值链。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其中,中国与东盟有经济合作的区位优势,双方经贸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正推动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更加活跃。
当前世界经济仍未走出低迷复苏阶段,地缘政治与冲突不断,英国“脱欧”影响继续在欧洲发酵,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增加了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在为全球增长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从而使南南合作成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力量。作为新兴经济体集中的两大区域,亚洲和拉丁美洲之间的合作引人瞩目。
欧盟提议的新投资法庭制度建议设立常设法庭并公开任命法庭成员,这表明了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在言论中向国家仲裁体系的范式转变。鉴于韩国广泛的贸易和投资协定网络,韩国政府更需密切关注这一进程的最新发展,积极地参与建立多边投资法庭以及投资保护和便利化的关键原则的讨论。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执政已超过一年,仍十分为菲律宾民众所喜爱。不过,杜特尔特似乎没有将他的人气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来实现制度改革。
显示 31815 条中的 23421 到 23440 条结果
上合学子 天津访学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