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就欧洲与英国发表了观点。他的观点与71年前丘吉尔提出的“欧洲合众国”类似。约翰逊表示,欧洲和英国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地理位置临近,但由于英国退欧,二者可以各自寻求自身繁荣发展的道路。
目前,印度对中国原料药的进口量占比已达52%。鉴于中印两国近期的紧张关系,印度对中国原料药的依赖受到了政策关注,调整中国原料药进口比例成为印度政府和媒体讨论的焦点。
人们正广泛开发货运无人机作为运输包裹的潜在方式,但是这一迅速发展的技术和缺乏先例的事实对理解无人机货运潜在的社会影响造成了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析表达式,它们可用于比较挑战的规模以及城市规划者、政策制定者、物流公司和无人机设计者之间的多种权衡。
一般认为,移民有利于生产力和生活水准的提高。积极的移民劳动者通常年龄低于本国劳动者的平均年龄,可增加劳动力供应、提升生产力并支持经济需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6年发布的一研究认为,高技能和低技能的移民都能提高生活水准。但是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近年来的移民能够通过提高生产力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开工仪式8月9日在马来西亚彭亨州首府关丹举行。该工程项目合同总额约550亿林吉特(约合859亿元人民币),是中国企业境外在建的最大工程,也是未来几年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最受关注的超级工程。项目采用中国国家一级客货两用标准电气化铁路,设计客运列车时速160公里、货运列车时速80公里,预计工期为7年。这是中国铁路标准第一次走入马来西亚,受到当地政府、企业和民众的热烈欢迎。
殷勇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可覆盖全球范围内接近70%的人口,这也导致相关建设资金需求量较为巨大。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从2016年至2020年的五年时期中,除中国外亚太地区国家仅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需求就大约为每年5030亿美元,但资金供给量总额仅为每年1960亿美元。
在信用货币体系下,人民币国际化本质上是中国的银行体系通过信用创造输出人民币,最终要通过资本项目实现。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贸易结算货币和投资货币,但持续通过“经常项目输出、资本项目回流”的方式输出人民币面临制约,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扩大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输出,同时平衡好本币输出和防范风险间的关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迈入新阶段。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较多风险,沿线约一半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都在投资级以下,如何防范相关风险?“可以运用分散化的手段完善一带一路开发性融资的风险管理,有限的开发性金融资金就可以避免集中在少数大型项目上。”8月12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在首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主论坛上表示,上述做法可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防范开发性金融风险的思路。
近日公布的二季度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内生复苏动力依然稳健,将继续支撑今年第三次加息的落地。得益于此,一季度以来市场对美国复苏可持续性的忧虑初步缓解。但是,近忧易解,远患难消。美国政府债务上限问题已变为一头“灰犀牛”,正从远处狂奔而来。
特朗普总统将合法移民减少50%的法案的有利方面是他开始就如何改革美国的合法移民制度展开对话——即使一开始就迈错了步子。国会议员现在有机会通过立法修复合法移民体系的诸多问题。本文列出了该体系的十个不合理方面:即使经济规模已经翻了一番,但以就业为基础的配额自1990年以来没有改变等。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7月召开会议后,美联储宣布,不久将开始缩减其通过量化宽松政策逐步建立的4.5万亿资产负债表。此举可能导致未来一年经济条件恶劣,因为市场要进行调整以适应货币紧缩。美联储主席耶伦正在就这一转变宽慰投资者,但她无法知道后果将是什么。
美国通过总统救助艾滋病应急计划(PEPFAR)和抗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全球基金来投资应对艾滋病毒/艾滋病已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让我们看到世界或有望终结艾滋病这一主要的公共卫生负担。然而,特朗普总统2018财年预算提案要求大幅削减全球抗艾滋病毒/艾滋病和用于其他许多卫生项目的资金。
特朗普总统预计会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动用301条款调查中国侵害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尤其是通过强制技术转让。这意味着美国政府的贸易立场更强硬,但要想知道美国的行动会多严重需等待几个月。不过,想单方面迫使中国放弃其产业政策的任何企图都有引爆贸易战的风险,会导致“双输”。
全球经济复苏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多元化涨潮持续推进,美国经济周期领先优势大幅消退,欧洲复苏动能增强,新兴市场相对优势逐步扩大,超预期的短周期反弹正在改变长周期基准。伴随全球增长底线巩固,低通胀呈常态化,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预期的敏感多变在加剧,金融稳定性缺失将严重威胁长周期复苏的可持续性。因此,当前世界经济强劲的短期反弹并不代表新周期的开始。长期的政策不确定性和高涨的金融风险仍将抑制全球经济的复苏。
智库的思想交流与理论传播,让中非人民重温了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联通亚欧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也让“真实亲诚”的中国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实现中非双方共同繁荣的发展观再次深入人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成为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高歌猛进的“分水岭”。随后,出现了二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逆全球化。如何看待当前愈演愈烈的逆全球化思潮和倾向?经济全球化将会走向何方?
显示 31865 条中的 24301 到 24320 条结果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人气旺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
山东港口青岛港:面向上合组织国家货物吞吐量和航线实现“双增长”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