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欧亚腹地的铁路项目——官方称之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实现“一带一路”愿景的一部分。虽然中国首趟开往伦敦的中欧班列(1月1日从浙江义乌出发,1月18抵达英国伦敦)受到中国和英国的热烈欢迎,但实际上这一丝绸之路并不平坦,依然存在一些障碍。
2014年,提倡民粹主义、拥有数百万推特追随者,且受到全球媒体质疑的莫迪成功当选印度总理,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领导人。上台后,和选前预测相反,莫迪治下的印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未来数年内经济增速将达8%。莫迪成功获选的经历和特朗普的经历十分相似。
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承诺他提出的管理议会权利的新体系是“很多年来对国会议员支出管理最重要的改革。”尽管他的动机可能是好的,但他应对的是政客本质中的魔鬼一面,很多问题可能最终将无法解决。
2017年5月,伊朗人民将进行两次投票:投票选出下任伊朗总统,以及在市政选举中投票选出近12万名委员。像青年群体一样,妇女也是伊朗选民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在选举中提高妇女地位问题上,伊朗两名主张妇女社会经济和政治参与权利的妇女运动领导成员则持悲观态度。
即使奥巴马未能将美国推向2050年排放降低80%的轨道,但在其任期内美国以及全世界都经历了重要变革,让人们意识到在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经济增长。虽然不能全都归功于奥巴马,但是在关键时刻奥巴马凭借其大胆的领导力支持并推动了这一转变。
本文研究发现,虽然中国在出口方面的比较优势已经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更为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但这并没有导致日本制造业的技术工人替代。相反,它对提高技术工人的总体需求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将导致日本技术工人需求的增加。
近年来,因世界健康需求的增加,卫生产品贸易发展蓬勃。与此同时,卫生产品贸易却受到了实质性贸易壁垒的阻碍。本文罗列的证据显示,世界各国正使用着导致价格提高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并限制医疗相关产品(如药品,疫苗和医疗设备)的供应。
一月是制定新决策并进行经济预测的时期,也是深思过去提供不准确预测原因的时候。全球经济的首席预测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新了去年10月的经济预测。像往常一样,IMF列举了修改预测结果的原因,包括上次预测后哪些国家经历了政治波动等等。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希望在任何领域都将美国置于第一位。这本并不令人惊奇,每个国家领导人可能都想把自己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特朗普是要改革政治体系以提高对中产阶级和工人担忧的响应、重建基础设施、限制特殊利益,那么美国确实拥有庞大的“美国第一”日程需要应对。
尽管欧盟经常发表国际主义的高谈阔论,但实际上却是破坏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经济的保护主义集团。对于很多英国人来说,欧盟成员国的身份为欧洲人(主要是白种人)提供了特权,却忽视了部分人的权利。
欧洲和印度的贸易关系需要新的不拘一格且充满活力的思维方式。本文指出了主流政策思维方式中妨碍以不同的方式思考贸易和实际进行贸易的一些障碍。
特朗普决定退出意味着放弃TPP给美国带来的好处。在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中,担忧在于全球贸易规则现在可能由不会分享美国利益的中国或其他参与者制定。TPP拥有最大的潜力更新全球贸易体系规则,其失败代表错失机会。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1月17日演讲中表达了退出欧盟的政府战略,证实了之前英国会继续接受欧洲法院管辖的说法,明确表明英国会离开单一市场而且议会将对退出协议做出最终投票。但是梅并没有明确表态英国是否留在关税联盟中,表明政府可能在寻求部分或“联合”成员。
在追求全球减贫目标时,少数国家在贫困水平及全球进展的取得方式方面冒着被落在后面的风险。本文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来确定哪些国家处于被落下的最危险境地及其共同特征。本文呼吁采取新措施保证这些国家不被忽视,并进一步开展政策研究,以最终帮助提升贫困国家的成绩。
在过去的七十年间,自由世界秩序一直左右着国际事务。当面临着来自地区大国和其他潜在威胁的挑战时,自由秩序有助于维持稳定的国际体系。近年来,自由世界秩序在系统性经济压力下不断破碎,导致部落主义和民族主义日益增长,人们对已建立的国际与国家制度普遍丧失信心。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周五访问白宫时,她有充分的理由期待美国总统特朗普承诺以最快速度磋商美英双边贸易协议。外界也有充分的理由期待梅和特朗普会把这种承诺宣扬为美英贸易关系新的黄金时代的起点。不过,梅若以为这样的承诺会真正解决英国今后几年将面临的严峻的收支平衡挑战,则大错特错。
有关经济政策的辩论经常是,保守派支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而进步人士支持政府干预。然而,有许多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会促进平等,而这是大多数进步人士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概述了八项通过增大对市场的依赖可能促进平等的政策。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正式宣誓就职,伴随着他的登场,未来的国际外交格局也愈发得扑朔迷离。在此背景下,中美关系将来的走向也变得更加引人注目。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滕建群认为,中美之间的关系将向一个磨合和适应的阶段发展,中美的竞争与合作也会同时加强。
显示 31960 条中的 27321 到 2734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新华全媒+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开幕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